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

2025-07-31 17:16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陈品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瓷器主要由胎体和釉面两部分组成——若比喻为女子,胎体就是其骨相,丰神秀骨;釉面则为其彩衣,绮罗珠履。釉料又是由多种物质、根据不同配比组成,由此呈现出了青、黑、白、赤和黄五正色以及由五色变化而成的纷繁灿烂之中国传统色。“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从商周的朴拙青釉,到明清的华彩斑斓,当中国瓷器遇见优雅中国色,会是一番怎样美妙的风景!

宋 湖田窑影青执壶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五行之中,青对应木,方向对应东方,为万物初生之色,而蓝、绿、碧、翠、苍、葱、玉等皆为青色之属。青色是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具有丰厚的哲学意蕴。商代中期,青釉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瓷器的开端。这种以铁氧化物为着色剂的釉色,在氧化钙的催化下,于高温中呈现从淡青到墨绿的丰富层次。

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釉层浅薄,釉色褐黄色且不稳定。东汉晚期成熟青釉瓷胎质密坚硬,釉色多为青绿色或青黄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多呈淡灰色,北方青瓷青中泛黄。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青瓷工艺优异的浙江越窑和湖南长沙窑,釉色有青绿色、青黄色、青褐色等。其中越窑“秘色瓷”,颜色纯净,釉面青碧,晶莹润泽,犹如湖面清澈碧绿。宋代汝窑的天青釉更被宋徽宗推崇为“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理想色,成为道家“清静无为”美学的优秀表达。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影青,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影青瓷造型有韵味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色淡优雅、晶莹如玉,历史上有“假玉器”美称。

及至明清时期,南方白瓷勃兴,具有典型东方美学意涵的青瓷悄然淡出,一个瓷器新时代启幕。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