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著名画家李冬新作《锄汉奸》:笔绘抗战烽火,再现锄奸风云

著名画家李冬新作《锄汉奸》:笔绘抗战烽火,再现锄奸风云

2025-08-18 18:3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dc5hhhqqlyu2e9gmz8.png 

【艺术简历】

李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副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水墨画院特聘专家、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被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首批“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称号,被全国公安文联评选为“文艺之星”,被中宣部、人力资源保障部、中国文联提名“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被中国网、中国海洋报提名2017年度海洋人物。被中央文明办二局、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评为首届宣传推选学雷锋文艺志愿者服务“时代风尚——最美文艺志愿者”先进典型。担任第八届、第九届、十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大会代表;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

dc5hhpexrtfjrb0wsd.png 

李冬水墨画作品《锄汉奸》200cm×240cm

谈李冬先生绘画新作《锄汉奸》

文/靖源

在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著名画家李冬先生通过大量调研创作了大幅人物题材水墨画作品《锄汉奸》,据知此题材从未被业内画家这般涉足过。该幅作品描绘的时代背景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一百五十万人口中,参与锄奸的群众竟达十三万之众,群众哨站密布如林达一百多个,锄奸网员亦达五千余人。数字背后展现出那个年代“全民动员,锄奸反谍”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重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充分行使职责,依靠广大民众做好锄奸保卫工作,守护家园的峥嵘岁月。

dc5hhxnt07t9pvapxf.png 

李冬水墨画作品《锄汉奸》局部

《锄汉奸》作品是对历史承载集体记忆真实提炼的基础上,以戏剧性的画面予以构成,用隐喻、象征、联想等视觉符号相结合,将历史场景浓缩于这方宣纸之上。画面中央下端跪伏的三个汉奸形象,尤其移植秦桧跪像符号的核心人物,成为民族耻辱的当代投射。而上方环绕的八路军战士、陕北农民、知识分子、地方乡绅,这些妇孺老少则构成了一个象征性的“人民法庭”。陕北老汉怒目拄握的那把锄头,既是具象的农具,也是《锄汉奸》的民众之“锄”,更可谓是抽象的审判之锤,这种舞台化的艺术处理,超越了简单的历史再现。

dc5hi4popfvpazm73q.png 

李冬水墨画作品《锄汉奸》局部

画面中不同阶层人物展露了各异的神态,有愤怒爆发,有冷静审视,也有深沉忧虑,暗示着对“汉奸”问题的多维思考。作品右侧上方军帽人物直视并手指观画者,完成了由绘画里边到绘画外边,从历史场景到现实空间的凌厉穿透,这样直指人心的艺术手段促生了在当代语境下的某种棒喝交驰。

dc5hibk7aa6m2rzgue.png 

李冬水墨画作品《锄汉奸》局部

《锄汉奸》作品是以笔为剑指向历史深处的魑魅魍魉,是以墨为峰发出的沉重诘问,更是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战争硝烟散去的和平年代,“汉奸”并没有消亡,他们以各种形态滋生和涌现。在这个意义上,《锄汉奸》作品既是一座历史巍峨的纪念碑,也是一面可鉴当代的照妖镜,它提醒我们:锄奸的精神内核是对民族根本利益的坚强捍卫。

dc5hihb6ib1tbfmxq8.png 

李冬水墨画作品《锄汉奸》局部

画家李冬先生在《锄汉奸》画面中通过艺术手法强化一种力量感,严整构图板块里充斥着一种运动中的能量,丰富的墨韵营造着一种情感氛围,画家用苍劲有力笔触,在写实与写意之间凸显出个性的技法语言,这种绘画图式与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得益彰。《锄汉奸》作品不光展现出画家作为先辈后人的不忘初心,对辉煌历程的庄严致敬,更展现出画者赤诚的民族之心和爱国之情,以及时代绘画创作者的那种责任与担当。

dc5hinjsu1q2gkazdx.png 

李冬水墨画作品《锄汉奸》局部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