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信息:1955年公教中学毕业刊中许铁生作品页
正如恩师林风眠所言,他生就“铁的意志”。六十年漫漫光阴,未曾有一日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对自我的忠诚。退休之后,他反而真正走向了艺术生命的盛期——将所有时间与心力,全然托付给了创作。即使在1983年不幸中风之后,他依然用不再灵活的手和脚坚持创作。
在女儿的回忆中,父亲总在天未亮时起身。晨练之后,便径直走入工作室,拿起刻刀与槌子,埋首木雕之中。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他一刀一锤,专注如初。那段时光仿佛不再流动,他也仿佛不再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是回到了杭州艺专的年代——那个手执画笔、心怀理想的青年,仍在以刀为笔,以木为卷,书写他从未完结的艺术之梦。
图片信息:1963年许铁生加入“十人画展”之“泰柬之旅”与全员在柬埔寨吴哥窟写生留影
作为创作者,许铁生早期多以油画、水彩描绘风景人物,1960年代末逐渐转向水墨与木雕。与吴冠中探索“形式语言”的路径不同,许铁生的木雕创作融汇民间生活智慧,以渔夫、农妇、舞者、划龙舟等题材,礼赞劳动与生命。他强调雕塑应呈现“东方风格、真实感人”,其造型既源自学院写实训练,亦借鉴吴哥窟浮雕的叙事性与欧洲雕塑的空间处理,形成独具南洋气息的艺术语言。正如他所说:“美术是不分种族的国际语言,可促进民族谅解与文化交融……借此我们重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