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笔墨云烟写万壑 淡彩神韵绘江山——程振国山水画的意境与气韵

笔墨云烟写万壑 淡彩神韵绘江山——程振国山水画的意境与气韵

2025-11-20 11:5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笔墨云烟写万壑  淡彩神韵绘江山

——程振国山水画的意境与气韵

谢麟

中国画艺术是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演变中,始终依托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环境。然现当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文化语境逐步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使传统中国画艺术失去了滋长的条件,其承继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同时,当代中国画画家,是成长在中西文化激荡的时代,缺乏对传中国文化精神、审美观念和艺术语言的深厚修养,多数只从表面笔墨语言上做承习,加上西方审美观念的影响,致使当代中国画艺术创作存在传承不足、精神灵魂缺失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一些画家则片面强调传承,忽略了当代性的表达,作品没有时代特征。程振国的中国画山水,品格中正而气象清新,既有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精神,又具时代品格;他的创作,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的探索与表达。

ded7ufn9knm54dotgl.jpg

—、意象融会的气韵    

中国山水画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绘画上的表现,画家籍山水寄情怀,以自然景象叙情述意一一缘物寄情,写胸中之意象。与风景画不同,其更强调表现由景物引发的感受与情怀,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审美“意境”。这种由自然景象升华的精神意象表现,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追求的体现,也就是写意审美观念的呈现。因此,山水画中的景象,已不是自然景观的写照,而是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谢赫在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其“气韵”,更是强调了由精神生发的审美形态在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性;荆浩在《山水录》中强调的“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者,气质俱盛”也,同样讲了山水画的景象于自然景观的关系,“其真”就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体验;石涛的“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画者,从于心也” 。所以,“意缘象达、形随意生”,〝写胸中之意象”而成“气韵生动”之意境,故形象与意气是共生的。程振国的山水画 ,重视传统中国画写意审美精神的表达,他的作品,追求一种平和与清逸的审美境界。这种平静中和、抒情逸意的境界,是用意笔和清雅墨色来营造的,与大多“北派”山水画家不同,他的作品在保留“厚重雄奇”审美特征的同时,还多了许多“南宗”山水的俊逸灵动与文气。他的笔墨图象,强调书写性造型,直抒胸意;同时,在传统基础上,揉合了自已的个性一一沉实而内敛,以意笔书写营造物象为主,赋以皴染,形成理想的审美空间,这种意境,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浓烈的精神情感,以及令人神往的景色,这是程振国对传统山水画艺术语言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然河山情怀的本体表达。一种由对自然景象的精神表达产生的意象及气韵,使程振国的山水画在意境中寓涵着一种正大的气象,如他创作的《黄山睛云图》(510×160㎝),除了表现黄山的雄奇,我们还体会到了画家借对黄山的吟诵,表达对祖国的颂扬;在《锦绣江山》(270×770㎝)作品上,苍山之上的万里长城,云海劲松,高山流水,一派气势磅礴的景象;画面已不是一幅常规的山水画,更是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气象。正是他把山水和自我情怀相结合,用笔墨语言充分表达出来的艺术追求,使作品产生了感人的气韵,荡人胸怀。《峡江烟云图》(250×800㎝),虽是比较纯粹的山水画,还有渔村行舟,但仍体现出宏大的气象。借境抒怀,以山水写真情,体现了画家满腔正大的精神气概和热爱神州大好山河的情感。

ded7ul30tbs1porsoi.jpg

二、笔墨中的当代意象

传统中国山水画在当代之承传,笔墨语言是重要的因素,其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要审美和艺术特征。但传统笔墨语言以怎么样的形态才适合当代山水画的表现,符合当下的文化环境的需求而具有当代性,是每个当代中国山水画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墨当随时代”是一个很大的学术命题,“时代性”的呈现关乎当代的文化、审美特征和作者对传统中国画审美精神的理解以及自我艺术追求的表达,泥古不化和过犹不及都不能很好地传承与弘扬。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山水画家,程振国十分清楚自己的艺术创作应立足传统,在“师法古人”时更重视“师法自然〞,并以此酿发自己的“心源”。他在大自然中寻觅和体会笔墨表现与物象形态以及自我情愫的关系,然后再师“心源”,驱毫赋墨直抒胸意,使作品的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具有鲜活的自然气息和独特的艺术个性。与传统“北派”山水画多用皴法塑造形象不一样,他同时以写意的笔线表现物象,作品在浑厚雄奇中多了许多灵动和俊逸的审美效果,加上他从写生中体会的山水气息和人间烟火,浓烈的时代特征充满了画面。他的作品呈现的当代性,体现了“守正创新”的含义,这种不以流行的“变形”“怪异为创新标志和个性形成为标榜的特征,正是传统山水画在当代发展应有的当代形态。除了以上的因素,程振国的作品还有一种时代精神的表现,就是积极、向上、进取的意志,这是他关注时代脉动的体现。《峡江旧游图》(138×68㎝)江面帆船荡波,映衬着渔村幽泉,淋漓的墨色和飘逸的笔线,营造了一派当代渔民的生活祥和。《太行路上所见过》(138×68㎝)更是用线条直写情愫,把太行山的雄奇赋予了新的审美意境——俊美灵动。在《远浦归舟》(138×68㎝)中,河边树林的表现语言苍劲而凝重,饱经风雨的枝干,护衬着海边的帆船,写意的笔墨,表现了渔港的景色。这些作品,都升发着时代的温度,暖人心胸,激人意气,时代气象昂扬。

ded7misftip78qxbzl.jpg

三、凝重而灵动的个性语言  

传统中国山水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各种流派和风格样式,从大的审美特点区分,有“南北宗”说,北宗雄奇浑厚,重皴法造型,工笔严谨,以院体为主要形式;南宗飘逸灵动,以笔墨写情怀,以文气为追求,重“写意”。做为山东人的程振国,具有北方人的宽厚沉稳的性格,他早年师承梁树年、郭北峦、白雪石诸先生。梁树年先生画山水应“画魂”的主张、白雪石先生“师宗北派、旁及南派”的特点,对他的山水画创作都有影响。但他从长期“师造化”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用笔苍劲、墨色淋漓,既传承北派的严谨浑厚,又有文人画的逸情与灵动;重意笔写形造势,辅墨法皴染赋韵,在宏大中内敛深沉,于雄奇中逸情飘逸。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时尚的浮躁和流行图式,而是感受到画家厚重的情怀和不张扬的个性表达,这是画家对中国画传统审美精神传承的自信,以及对山水画当代发展的自我追求——“守正创新”的体现。传统中国画崇尚品格清高、诚挚真情的正气,鄙视粗俗浊朽、奸滑取巧之邪气。程振国的山水画,以品高、气正、情真感人。读他的作品,往往被其画面的宏达气象所震撼,激荡情怀。文以载道,画也亦然,他融汇南北、有鲜明时代审美特征和个性的艺术语言,使他找都了表达自己情感和当代山水画的词汇。他的笔墨含蓄内敛,在凝重厚实中相得益彰;笔线塑形写筋骨、墨色润气赋神韵。《燕山云起图》(240×180㎝)的清润,《原上塬的老屋》(138×68㎝)的厚拙,《忆写岭南路上》(138×68㎝)的雅致,都体现了他独具风格的艺术语言。程振国根据题材的不同感受,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使作品呈现了最佳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其艺术语言的丰富和深厚的造诣。这种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为他山水画的当代性提供了坚实依据。

ded7u9gju4zdnfhhvz.jpg

四、时代风貌与文化意义

程振国是一个有时代担当和使命感的画家,他把自己的艺术创作与时代紧密相连,为祖国山河立传,为时代脉动代言。他以山水抒发情怀,探索传统山水画的当代发展的道路,创作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作品都是巨幅的画作,最大的有10米多长,被许多国家重要机关收藏,为弘扬中国山水画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还多次参加巨幅重大山水画创作,如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组织《江山万里图(99m×0.99m,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中国画学会组织的《黄河万里图》(200m×1.5m),中国画学会组织的《丝路揽胜图》(100m×1.5m)。创作如此多的山水画大作品,在当代山水画画家中并不多见。这些作品,展现了程振国传承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学术成就,同时,彰显了他对传统中国山水画当代形态的构建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精神,又体现了时代的风貌。他说“当代画家应肩负起文明素质的提升以及文化尊严践行和守护者的职责。因为你所创作的作品中必然涵盖着引领人类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责任担当。”正是这种情怀和艺术观,使他成为当代有代表性的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在繁忙的创作中,他为了宣传中华传统艺术,还承担了把中国山水画艺术向海外推广的重任。从1999年到2018年,程振国受邀先后为中国驻美国、澳大利亚、瑞士、韩国等十多个海外使馆创作巨幅山水画。他的努力,使我国对外使馆同时成为了推广中华文化的平台,他以自己优秀的艺术承担了文化使者的责任,这也体现他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使命感。

程振国突出的艺术成就,使他获得了许多社会荣誉,他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画学会第二届副会长、故宫研究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创艺术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友联画院创作员。他在中国美术馆、美国洛杉矶、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

一个画家的成功,他的艺术观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程振国“优秀的绘画作品其象征意义可以超越绘画本体的视觉体验。通过“意”和“境”的充分表述,从中可以感受到富有壮美情怀和诗性化的理想家园。”“画家自身所具备的社会公德、人性、品质、素养以及所掌握艺术水准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切因素已经远远超越了绘画本体高度的层面。”的自述中不难找到答案。我想,这正是他取得突出成就的关键。

ded7uslk9nz4kzo1qq.jpg


责任编辑:一凡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