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中国画的当代意义与未来可能 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幕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2月18日,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据介绍,本次展览以“稽古振今”为主题,聚焦“师古人”的核心命题,以古鉴今、以今承古,旨在通过笔墨叩问中国画的当代意义与未来可能。

由展览分为两部分,特邀艺术家呈现的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主体展),与汇集多所国内高等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平行展)共同组成。主体展共邀请40位艺术家参展,展出210余件作品,平行展邀请了全国17所高等艺术院校参展。

本次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希望通过两大板块的呈现,建构对“师古人”的重新认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画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毛笔宣纸这样的创作逻辑被打破,创作方式以及绵延千年的思维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延伸到未来,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中国画独有的艺术思考,对于当下世界艺术发展有何裨益?这都是我们这个展览所要思考的问题。而“稽古振今”正是希望从前人的智慧中吸取能量,振奋当下,面向未来。

中国美院院长余旭红认为,在全球化对话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语境下,稽古振今的当代意义更显迫切。通过对传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国画能够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发出独特的声音,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自新之道。

此次展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参展作品将以精湛的古法技艺或者当代新意为主,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的是对古典风格的细致摹写,有的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与表达。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邀请观者与古人在艺术的海洋中交流,与今人共同探讨。

本次展览中,不少艺术家提及中国画的“临摹”。临摹是中国画传承的重要方式,但临摹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画之“临摹”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以古为师”的创造性学习。正是这种“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使得中国画在千年的传承中始终保持生生之力。中国画的临摹传统不仅是技法传承的基石,更是推动艺术创新的隐性动力。

回顾历届双年展,始终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中国画的当代生命力。自2011年首届“意之大者”启幕以来,历经七届的积淀与探索,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已经成为中国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展览之一,在深入中国画内部,追溯中国艺术本源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有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展览至3月18日结束。

潮新闻 记者 姜晓蓉 通讯员 王怡航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存念留真”获全国美术馆藏精品展优秀项目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名单,活动共评选出15个优秀项目,其中由深圳美术馆策划的“存念留真——深圳美术馆上款馆藏名家作品展”获得“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这是深圳美术馆(新馆)运营后第一次获得国家级殊荣。市民观看“存念留真——深圳...19小时前

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南京站)开幕

2月19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指导,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吉林艺术学院科研产业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金陵美术馆共同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白山松水 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在金陵美术馆...19小时前

第二届土耳其纺织双年展:编织艺术、文化与传承

第二届土耳其纺织双年展将纺织品重新定义为连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通过装置艺术和工作坊,将织物转化为一股充满活力的文化力量,汇聚全球艺术家。围绕第二届土耳其纺织双年展的期待氛围浓厚,且理由充分。该双年展于2025年2月22日至4月13日举行,重新定义了艺术、历史与环保意识的交汇点。 “波之织物” 为主题...19小时前

《大美之春》——杨俊岭|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杨俊岭|2025乙巳新年特展前言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1天前

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启幕 探寻中国画传承密码

中新网杭州2月18日电(曹丹)2月18日,“稽古振今——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杭州启幕。此次展览汇集40余位艺术家的210余幅作品和17所国内高等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共同组成。展览将持续至3月18日。游客正在现场参观。曹丹 摄临摹是中国画传承的重要方式,与创新相辅相成。中国文联副主席...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