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场聚焦当代艺术探索的展览“目遇・游心——任哲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主办,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学术支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召集人朱春林 致辞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秦文清 致辞
北京画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莫晓松 致辞
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冰 致辞
开幕式现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召集人朱春林,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秦文清、北京画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莫晓松,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冰分别致辞,专家学者围绕任哲的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并对其艺术之路的未来期许:艺术史上所有重要的转折,都始于某个敢于重新定义“何为绘画”的瞬间。任哲的创作既是对绘画传统的致敬,也是对其边界的温柔挑战;既保持着对古典精神的敬畏,又释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视觉张力。
任哲,作为艺术家和研究者。多年来,他的艺术创作深入挖掘图像与现实的绘画观念,不断探讨空间叙事的多重可能性。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展览中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及人士收藏。
任哲 竹鹤图 130×1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任哲 晨 105×200cm 布面油画 2025年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任哲的“画中画”与“自风景”系列作品70幅。“画中画”系列作品的创作起点是对空间和光线、秩序与构成的深入研究,在这些作品中,观众能看到他对画面层次的精妙处理。任哲在描绘美术馆场景的“画中画”系列中,以单纯的构图概括性地摹写并重新阐释了艺术史上的名作,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董其昌《山水册》、边景昭的宫廷院体花鸟画《双鹤图》;西方艺术史中巴洛克艺术时期的画作、贝尼尼的雕塑以及20世纪艺术中罗斯科、培根等人的画作等。任哲在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伟大的画作进行新的转换,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构建起独特的秩序感,赋予作品深邃的内涵。
任哲 迹 40×50cm 布面油画 2025年
任哲 江南 10×25cm 纸本水彩 2025年
“自风景”系列如同美国画家霍珀对城市生活的考察,展现了任哲对城市生活的独特观察。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城市的街道、建筑和人物,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瞬间。可以想见他是在上班下班的路途中,业余时间或外出写生中,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一瞬,或京郊或京城一隅,在春夏秋冬、阴晴雨晦的变换中表现出自然和京城中的真实面貌。
艺术家 任哲
艺术家任哲在讲话中表示:我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思考艺术意义和价值中一个个点,其中有喜悦、有感怀、有思索。探索已知和未知的领域,创造一种形式展现人类的思想、情感的真善美,使得欣赏艺术的读者和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绘画表现的不是表面的所见,不是外在的逼真,是情感体验的真实。艺术作品表现人类情感的真实与伟大,展现自然的博大与丰富,探寻思想、情感的深度、本质与边界。
本次展览策展人高敬 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高敬表示:“任哲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他对当代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通过此次展览,我们希望观众能够走进任哲的艺术世界,感受他作品中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为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学术思考和多元文化视角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中华世纪坛作为首都重要的文化交流窗口,一直致力于发现、扶持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举办青年艺术家观察计划系列展览。此次“目遇・游心——任哲作品展”正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展期将延期至8月3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