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作品欣赏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古希腊美术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主要艺术作品为几何纹风格的陶瓶,用于敬神和陪葬;陪葬用的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故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2、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主要是瓶画和神庙建筑。瓶画有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建筑已确定下两种主要的柱式: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雕刻,受埃及艺术程式化的影响,其千篇一律的笑容被称为“古风的微笑”。浮雕也很发达。

3、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繁荣期。建筑,雅典卫城。雕刻,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达到鼎盛。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希腊文化随亚历山大的扩张而向东方传播、交融。


1.jpg


《刺杀者群像》又名《诛戮暴君哈莫狄奥斯与阿里斯托吉顿》。哈莫狄奥斯和阿里斯托吉顿是公元前514年诛戮暴君希巴克斯的两位英雄。为表彰他们的业绩,在雅典广场上为他们建立纪念性雕像,据传这是雕刻家克里蒂乌斯和内西奥特斯所作。这是一件由两人组成的具有强烈动势的作品。特别是哈莫狄奥斯的右臂高举过头,构图很有气势。虽然人物的脸部表情与所表现的情节似乎还不太协调,但在表现自由而又激烈的动作上又向前发展一步。 刺杀者群像,公元前475年,高 195cm,大理石,拿波里 国立考古博物馆,过渡时期 ,雕塑。

2.jpg


《弓箭手》这是阿淮亚神庙东面山墙群雕中的一件引弓射箭的战士跪射姿势,又名叫赫拉克勒斯。在这件雕像和前面奔跑的战士雕像中,姿式动作十分生动,真实地表现了临战时的动作姿势。人物的面部表情已与紧张的战斗相一致,原有的“古风式微笑”已经消失了,这个变化表明希腊雕刻艺术已经突破了程式化,更接近生活真实。这是一件接近圆雕的高浮雕作品。 弓箭手,公元前490年,420x1500cm,大理石,慕尼黑 州立古代雕刻馆,古风时期,雕塑。

3.jpg


《濒死的战士》古风时期最珍贵的建筑装饰雕刻是埃癸那岛上的阿淮亚神庙的山墙雕刻。阿淮亚是神话中的女神,原称布里托玛耳提斯,她是猎人、渔夫和航海者的保护神。神庙的东西两面山墙呈三角形,都置于雕像装饰,山墙中间位置高,人物取立势;两边低,人物处理成跪卧姿势。整个画面是描写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中间站立的是雅典娜。两边人物组合向着中心,人物的动作都很真实地表现了临战姿态,自然生动,人体的解剖关系也比较正确。在西山墙的群雕中,仅有的古风式微笑尚残留在人物的面部,显得与战争气氛的不协调。《濒死的战士》是东山墙中的一件,创作年代迟于西山墙,所以人物面部的“古风式微笑”几乎消失,雕像显得更为生动、真实。 濒死的战士,公元前490年,长 185cm ,大理石,慕尼黑 州立古代雕刻馆 ,古风时期,雕塑。

4.jpg


《雅典神殿雕刻》在雅典卫城出土的多件女子雕像,她们都是着衣的。这一尊女子雕像被称之为《握着蛇的女子》。在这尊作品中看得出雕刻家对人体有进一步的认识,人体的比例正确,在身着爱奥尼亚式的紧身上衣外面,还有柔软而华丽的外套和披肩,繁复的衣褶处理成一条条很有韵律的波浪线,与雕像的头饰和垂在肩胸的发辫上下呼应,相映成趣,使整个雕像显得华丽而和谐。 雅典神殿雕刻,公元前520年,等身大小,大理石,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美术馆,古风时期,雕塑。


5.jpg


《女子像》古风时期的女性雕像都是立像,姿势比较古拙,都着衣未见裸体。女性雕刻的探索除人体的结构外,着重于透过有质感的衣服去表现女性的人体美。这尊雕像正面站立,是一件风格优美的全身像,动态端庄,身穿多利亚式无袖上衣和长裙,形体简练概括,透过衣裙仍能隐见女性人体美,发式仍带有古埃及装饰程式化。面部刻画很出色,那动人的微笑不同于一般公式化的“古风式微笑”,似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微笑之意,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头发梳成流畅的发辫,成对称式的垂于双乳两侧,不但自然优美还富有柔软质感,这使人物更加真实感人。 女子像,公元前530年,高 117cm,大理石,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美术馆,古风时期 ,雕塑。

6.jpg


《阿波罗像》希腊早期雕像有模仿埃及雕刻造型的痕迹,但雕刻家已开始不满足于模仿,力求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体结构和比例,创作出写实、自然、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来。古风时期的男子雕像大多是墓前雕刻品,有的是死者本人,有的为死者而立,一般称之为阿波罗像,这是因为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所致。青年男子立像为裸体,多取站立姿势。这尊被称为阿波罗的青年立像仍存有埃及造型程式,他目向下视,两臂前伸,似有接物之意,看得出人物形态已从直立僵化向生活化活动迈前一步。 阿波罗像,公元前530年,高 192cm,,青铜,希腊 国立考古博物馆,古风时期,雕塑。

7.jpg


《驮小牛者像》这是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雕的是一位体格壮健的青年牧人,肩驮一只可爱的小牛犊,大概是奉献给神灵的,也许是逗着玩的。这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题材。人物发式还存有一点装饰性,眼睛是凹陷的洞,在光影下显得大而黑,很有神韵。小牛绕着青年的颈项,亲密地伏于肩上,他用双手紧握小牛的前后两条腿,小牛像孩子一般听话温顺。人物全裸体,露出强健的肌肉,大理石打磨得光滑而富有肌肉的弹性感。 驮小牛者像,公元前560年,高 165cm,大理石,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美术馆,古风时期,雕塑。

8.jpg


《赫拉克勒斯与萨提洛斯》荷马时期的雕刻主要是供祭祀和随葬用的赤陶和青铜小雕像。《赫拉克勒斯与萨提洛斯》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负盛名的英雄和大力士;萨提洛斯是神话中最低级的林神,专司丰收,在神话中把他描写成懒惰、淫荡的半人半兽的怪物。小雕像的造型单纯简练到几何化,形象裸体,有意突出性特征,可见是氏族社会性崇拜的延续。形象虽然简练但并不呆板,富有动态感和情绪传达。萨提洛斯双手拉着赫拉克勒斯好像在说些什么,很有人情意味。 赫拉克勒斯与萨提洛斯 ,公元前750年,高 11.3cm,青铜 ,纽约 爱托玻利坦美术馆,荷马时期,雕塑。

9.jpg


《德尔斐的驾车人》 1896年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废墟中出土了这件驾车人雕塑。这是一组四马战车青铜像的一部分,原是皮西昂竞技会上一个优胜者奉现给阿波罗神庙的。驾车人的雕像与真人相等(高1.8米),这是一位充满生活真实的年轻人形象,身着短袖长衫,束一腰带,右手拉着缰绳,出神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庄严肃穆的表情和稳重有力的形体,表现了这时期雕刻的“严谨风格”。人物形象接近真实,长衫柔软褶纹垂挂自然、疏密相间有变化,只是姿态有点呆板,全身像个圆柱体。从这尊雕像的雕刻和青铜铸造的技术上看,已有很高水平。 德尔斐的驾车人,公元前478年,高 180cm ,青铜 ,德尔斐考古美术馆 ,过渡时期,雕塑。

10.jpg


《海神波赛东像》从古典时期表现“古风微笑”转变到表现运动,大约经历了30年,代表作是1928年在优卑亚岛北端阿尔提美西昂海角附近海域中发现的,被称为海神的《波赛东》青铜雕像。称这尊高2.09米的巨像为海神波赛东是有道理的。公元前480年,希腊海军曾在这个海域同波斯海军经过激战获得第一次胜利。当时执掌海上大权的正是海神波赛东,所以这一雕像很明显是希腊人为敬奉海神而作的。希腊人敬畏神祗,尤其是在战事频繁的非常时期,他们出征前必定祭祀,祈求神灵的保护。希腊是个多神教的国家,每个城邦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灵。但是希腊人决没有埃及人那种虔诚的宗教感情,他们在给神灵筑起神圣祭坛的同时,又一块一块地抽掉它的基石,使神与人合而为一。海神波赛东在神族中是宙斯的兄弟,掌管海洋水域。他常常驾着马车,手执三叉戟巡行海上,有呼风唤雨、撼山搅海的神力。这尊雕像以雄健开阔的动作塑造出海神投掷三叉戟的动态:双臂平衡地前后张开,右手握着三叉戟作投掷之势,左脚跨前一步,右脚稍微提起,全身 重心落在两腿之间。这是一种临战姿式,给人以威严无比的气概。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希波战争中希腊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真实写照。雕像人体结构准确, 隆起的肌肉符合解剖学原理,这是“严谨风格”时期成就最高的作品。它造型完美,动作矫健而富有变化,显示了希腊雕刻艺术的成熟。 海神波赛东像,公元前460年,高 209cm,青铜,雅典 国立考古博物馆,过渡时期,雕塑。

11.jpg


《里切亚青铜雕像》这尊被西方学者称为“近五百年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的青铜雕像。因为是在意大利南部里切亚市附近海域发现,因此而得名。经研究确认这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古希腊的雕刻作品。根据古希腊的运动员不留胡须也不戴头盔的习俗判断,确认它是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有人称之为“青铜武士”。铜像的牙齿和眼圈是用银镶的,嘴唇、头发等是用铜镶贴,眼球是象牙制成,铸造工艺十分高明。人体雕塑精美,技巧娴熟,不仅表现在雕像的整体形象,而且表现在每一个局部。关于雕像出自哪一位大师之手,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菲狄亚斯,有人说是毕达哥拉斯。 里切亚青铜雕像,公元前460 - 450年,高 198cm,青铜,国立博物馆,过渡时期,雕塑。

12.jpg


《维纳斯诞生》这是块过渡时期最著名的浮雕,共三块,分别嵌在原罗马皇帝路得维希御座背面和两侧,因此称《路得维希宝座浮雕》,靠背面上雕刻着维纳斯诞生的故事。画面表现维纳斯从海水中诞生,两位山林水泽仙女从海面上轻轻把维纳斯扶起。维纳斯正身侧面,两臂抬举成对称式。衣着贴身,海水沿着丰满的身体细密地向下流淌,当跨过乳峰顺着起伏的腹部流淌时突然被遮挡下身的布隔断,布单以横向大褶纹交互成大小不等的弧形曲线,与仙女胸前横向小弧形线形成呼应。两边的两个仙女一手托着维纳斯后身,一手扯着遮羞布,这又形成以维纳斯为中心的两边仙女对称配置的整体造型构图。弯腰曲臂的仙女,繁复的衣裙褶纹按照身体的变化而变化,整个形象犹如一幅立体绘画。虽然侍奉仙女头部已损,但人物仍然充满着生命气息。全图以各种不同的曲线造型组成一首曲线的交响乐曲。 维纳斯诞生,公元前460年,高 104cm ,大理石,罗马 国立博物馆,过渡时期 ,雕塑。

13.jpg


《哀伤的雅典娜》这是1888年在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发掘的一块浮雕板,上面雕刻着头戴战盔,手持长矛而立的雅典守护神雅典娜形象。因为雅典娜姿式是倚矛而立,故称《倚矛的雅典娜》,她表情哀伤,也有人称《哀伤的雅典娜》。这块不大的浮雕,雕刻技巧相当高明,不仅人体比例表现准确,而且还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状态。雅典娜的姿态自由舒展而优美,实在就是生活中一位高贵少女的情态。它预示着古典盛期雕刻艺术的到来。 哀伤的雅典娜,公元前470年,高 48cm ,大理石,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美术馆,过渡时期,雕塑。

14.jpg


《掷铁饼者》米隆生于公元前492年,艺术活动于公元前472年到前440年间。他是伊留特拉依人,鲍萨尼亚斯在自己的旅行记中把他当作雅典人,这大概是他长期在雅典工作的缘故。米隆大概在20岁时到阿基列达斯门下学习,而艺术成熟于40岁左右。他擅长以青铜为材料的雕塑,能巧妙而准确地表现人物在运动中的正确姿态,塑成形神俱真的动物。传说他为雅典城堡塑造的青铜牡牛雕像,由于乱真而招惹成群的野狼;他雕刻的马,竟引起真马的嘶叫。可惜的是米隆所有的雕刻原作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所看到的仅仅是后来罗马匠师模制的大理石复制品。米隆是位大胆进行艺术革新的雕刻家,他勇于探索和表现新而又难的雕刻技法,力图使和谐壮丽与逼真生动合二为一,他善于运用超群的雕刻技巧表现运动中的人体,尤其是对激烈动势中的竞技者的人体均衡与静止的处理有独到之处,这充分表现在《掷铁饼者》中。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的躯体获得稳定感。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米隆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米隆雕塑艺术的最大长处是反映迅速变化的运动感,往往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抓住雕像动作的关键瞬间,扩大了形象的时空表现力。 掷铁饼者,公元前450年,高 155cm,大理石,罗马 国立博物馆,米隆,公元前492年,希腊,古典时期,雕塑。

15.jpg


《命运三女神》这是巴特农神庙的东面人字形山墙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组雕像残片。三位女神是克罗索、克拉西斯和阿特罗波斯。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顺序剪断生命之线。她们是宙斯的御前顾问西米斯的女儿。人们从三女神的姿态神情中看到的不是神,而是人间姐妹之间亲密动人之情,从坐躺姿态中隐现出各人的个性气质。古希腊雕刻十分重视形象的整体不可分割性,人体各部分都充分发挥出造型特性,力求表现形象的内在生命。所以尽管形体残缺,但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生命不息的精神,就是说,雕像的残片也是有生命的活物,观赏者可以通过可视部分的动作姿态联想残缺的部分,从而获得完美的审美感受。雕刻家运用高超的雕刻语言,真实而细腻地刻画了透过女神衣褶隐现出来的丰满、柔美的肉体。雕刻采用不同的曲线变化造型:坐立女神,松软的连衣裙由于肉体的起伏而形成横竖疏密的变化,束腰向下揉褶繁复,从整体看疏密变化有致;躺卧的女神显出优美的体形和波浪式的衣纹曲线疏密节奏的流动,既平稳又柔和。用诗人海涅的话来说,希腊雕像上的衣纹是身体动势的多音反响。作为雅典卫城重建和雕刻的艺术总监,菲狄亚斯是否亲自动手创作这组浮雕,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这是在他指导下完成的,三女神的塑造体现了菲狄亚斯的艺术风格。 命运三女神,公元前430年,高 186cm,大理石,,雅典 国立考古博物馆,菲狄亚斯,公元前5世纪初至431年?,希腊,古典时期,雕塑。

16.jpg


阿瑞斯,公元前430年,高 212cm,大理石,Musee du louvre,Paris ,巴黎 卢浮宫,Alcamenes,阿尔卡美纳斯,希腊,古典时期,雕塑。

17.jpg


《受伤的尼俄柏的女儿》作者姓名不详,这是神庙山墙上的高浮雕的一部分,类似圆雕。尼俄柏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后,她为生有7个儿子和7个女儿而自豪,因此嘲笑神后勒托只生一男阿波罗、一女戴安娜(日神和月神),结果遭到报复,太阳神和月神射杀死她全部儿女,这是她最后一个女儿中箭时的残景,成了痛苦和悲伤的化身。雕像表现中箭时的痛苦神态,几乎全裸身体的动势足以表明痛苦,但面部却很平静,这正是古希腊美学特征:不表明因痛苦而扭曲的面容,只表现美,体现出静穆的伟大。裸体造型表现了匀称、和谐和丰满的人体美,与繁密的布单褶纹形成单纯与复杂变化的对比美。 受伤的尼俄柏的女儿,公元前430年,高 149cm,大理石,罗马 国立博物馆,古典时期,雕塑。

18.jpg


《赫格索墓碑》赫格索墓碑是公元前5世纪末到4世纪初许多墓碑中最杰出的一块。希腊贵族和平民死后都有建墓碑的习俗,碑上雕刻的大多是向死者告别的场面。在这块碑上雕的是死者的形象。死者赫格索是普勒库赛斯的女儿,科罗依博斯的妻子。她坐在椅子上,仆人打开首饰箱让她挑选手饰。这件浮雕并没有使人想到死亡,已故女子尚在人间,和人们一起生活,只不过显得柔弱一些,好像支持不住,只好坐着。在主仆之间表现了一种若即若离、委婉动人的表情,令人感动。它体现了希腊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很理智和冷静的。 赫格索墓碑,公元前410年,高 158cm,大理石,雅典 国立考古博物馆,古典时期,雕塑。

19.jpg


《克尼多斯维纳斯》这是希腊雕刻艺术史上第一件以全裸体形态来表现女神的惊世骇俗之作。作品问世时曾引起极大的非议,然而却清楚地表明时代的个性:诸神灵已开始从偶像的地位坠落,成为人类情感的象征。这种人文主义经过后来“希腊化”的发展而成为欧洲优秀的艺术传统。古罗马学者普林尼记载说,普拉克西特列斯曾为科林斯城雕刻两尊维纳斯像,一尊着衣;另外一尊为裸体,标价相同。可是科林斯城为那尊裸体像惊恐万状,坚决拒收裸体的而选择了着衣的维纳斯。可是大胆的克尼多斯城毅然选择了全裸体维纳斯,并且郑重地安放在中心广场上。这引起了邻近国家地区人们的极大好奇,从此来克尼多斯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过去一向无人问津的克尼多斯由于这尊裸体维纳斯而名震希腊,一下子竟成了人们“朝圣”的地方。这件被称为《克尼多斯维纳斯》的圆雕裸体立像,再现女神入浴的瞬间,她那多情而温柔的性格,健康、丰润而优美的体态,微启的双唇泛起迷人的微笑,双眸凝视,温情脉脉地闪烁着晶莹而欢乐的秋波,令人神不守舍。据说一位古罗马作家一见到这尊雕像,竟然被爱的激情和欲望所压倒,显得如痴似狂。这正是雕刻家赋予这冰冷的大理石以世俗人性之灵,怀着对人生情爱的追求进行创作所获得的艺术效果。据说这尊裸体维纳斯是普拉克西特列斯依照希腊美人、他自己钟爱的情人伊留娜的形象雕刻而成的,尽管雕像蕴含着不可征服的魅力,但并不损害女神的尊严。这尊维纳斯的造型风格体现了普拉克西特列斯独创的“优美的S形样式”。女神亭亭玉立,左手轻拎衣饰,右手向前随意地垂下;左腿弯曲,重心落在右腿上,自然转动的腰肢成S形姿态;形象轮廓线起伏流畅而富有韵律感,肉体于圆浑平滑中见出微妙凹凸的变化。就整体艺术效果而言,丰满圣洁的肉体与脱下的衣饰褶纹形成单纯与复杂的对比。在这尊雕像中,人性美与人体美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普拉克西特列斯所创造的是人化了的神,有着人的生活和乐趣。在他的作品中,前代的厚重 形态感已渐消失,掺入了柔和感,整体洋溢着甜美的官能性,强调世俗的静穆,饱含着青春 生命的活力。他的传世复制品《捉蜥蜴的阿波罗》、《萨提洛斯》和《阿尔忒弥斯》,都有这一特点。普拉克西特列斯在希腊雕刻史上可与菲狄亚斯相提并论,他同菲狄亚斯创立的“ 崇高的样式”相对抗,以创立“优美的S形样式”而饮誉希腊,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创造。 克尼多斯维纳斯,公元前350 - 前340年 ,高 158cm,大理石,普拉克西特列斯,希腊,古典时期,雕塑。

20.jpg

赫尔墨斯与奥尼索斯,公元前350 - 前340年 ,高 215cm,大理石,奥林比亚考古博物馆,普拉克西特列斯 ,希腊,古典时期,雕塑。

21.jpg


《休息的赫拉克勒斯》雕刻家塑造了一位强健的大力士形象,巨人作休息沉思状,全身肌肉坚实有力,人体轮廓鲜明,是一尊占有三度空间的圆雕像。 休息的赫拉克勒斯,公元前320年,高 42.5cm ,青铜 ,巴黎 卢浮宫,利西普斯 ,希腊,古典时期,雕塑。

22.jpg


《雅典娜》这是一座青铜立像原作,具有浓厚的古典色彩,取材于希腊神话。宙斯吞食了自己刚怀孕不久的妻子就患了严重的头痛病,连懂得医道的阿波罗也治不好,于是就叫冶炼神瓦尔刚用斧子劈开他的脑袋看看,突然从中跳出一位全副戎装、手持长矛的女神,这就是雅典娜。她是普罗米修斯用泥塑造了人之后,给人以生命和智慧的女神,她也是古希腊人民最敬爱的女神。在她身上集中了智慧、勇敢和贞洁的美德;还是主宰纺织和手工艺的勤劳女神。她是昌盛繁荣古希腊的象征,也是最大城邦雅典的守护神。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雅典娜 ,公元前4世纪,高 235cm,青铜,Piraeus博物馆 ,希腊化时期,,雕塑。

23.jpg


阿芙洛狄德,公元前370年,高 182cm,大理石,拿波里 国立考古博物馆,古典时期,雕塑。

24.jpg


《自杀的高卢人》希腊化时期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在小亚细亚柏加马王国。在公元前241—197年间击退了高卢人的猛烈进攻,为此,柏加马王国建立了卫城,并在广场上建立了胜利纪念碑性雕塑群像。《自杀的高卢人》是其中的作品。作品表现被打败的高卢人首领,为了不作敌方阶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坚定地杀死爱妻之后自杀。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雕像。雕刻家着意刻画自杀时的紧张瞬间,群雕采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与垂下、生与死、动与静、形体的仰与俯、正与侧转,构成了一座三度空间四面观赏的组合雕塑形式,成为后来广场雕塑像的范本。 自杀的高卢人,公元前200年,高 211cm,大理石,罗马 国立博物馆,希腊化时期,雕塑。

25.jpg


《胜利女神像》这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尼凯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传说她曾协助宙斯战胜提旦巨人,给人们带来了胜利。在西方艺术中常以身生双翼,携带橄榄枝的形象出现。雕像原先是安放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石崖上。传说是纪念公元前306年国王德米特里战胜埃及托勒密舰队而建立的;也有考证是公元前2世纪作品,是公元前190年罗得岛人民为战胜叙利亚的舰队而立的纪念碑。这座雕像整个动势结构十分完美生动,雕刻技巧高超,雕像在形式上已转向世俗化、戏剧化和形象的人格化,并以传达人类心理和激情力量为其特征。雕像屹立海边山崖之巅,迎着海风,那前倾展翅欲飞之态,被海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体的完美,衣裙褶纹构成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呈现出生命的飞跃。希腊雕像充满着生命,即使残缺也有活力,人们在想像中弥补了残缺,获得了完满的审美享受。 胜利女神像,公元前190年,大理石,希腊化时期,,雕塑。

26.jpg

《抱鹅的少年》这件作品出自希腊哈尔基顿的雕刻家波厄多斯之手,原作青铜,留存至今的这件是罗马复制品。波厄多斯擅长于风俗题材雕塑,成为当时专门雕刻儿童形象而闻名的艺术家。波厄多斯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正是希腊化风俗性雕塑发展的时代,几乎触及到生活的各方面,从超凡脱俗的神性,开始表达最普遍的人性。特别重视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注重人的内在精神表现。从这个天真活泼的幼儿抱着有生命的鹅的情景上,可见雕刻家对生活和人的理解及雕刻技艺的完美高超。 抱鹅的少年 ,公元前3世纪,高 81cm ,大理石,慕尼黑 国立古代雕刻馆 ,波厄多斯 ,希腊化时期 ,雕塑。

27.jpg


老妇 ,公元前250年,高 92cm ,大理石,慕尼黑 国立古代雕刻馆,希腊化时期,雕塑。

28.jpg


《拳击者像》这是作于公元前1世纪的青铜原作,出自雅典雕刻家阿波罗尼奥斯之手。雕像表现一个在激烈的拳击比赛中间坐下来休息片刻的拳击手,他是位久经拳击比赛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拳击手,形象显得疲劳,从动势和表情上看,他对自己能否取得胜利似乎缺乏信心,但显得仍十分关注赛事,他裸露全身坚实的肌肉,虽然强健,但已有力不从心之感。雕刻家阿波罗尼奥斯在这件作品上显示了高度的写实技巧,人体的动势,隆起的肌肉都符合人体的解剖,不仅外在形体真实,内在精神状态也极其生动,富有人性和生命。他不是完美的神,而是有血肉、有情感的人。 拳击者像,公元前100年,高 128cm,青铜,罗马 国立博物馆 ,阿波罗尼奥斯,希腊,希腊化时期,雕塑。

29.jpg


《弄发维纳斯》在希腊化时期,奴隶主阶级及权贵们贪图享乐和感官的审美享受,为迎合这一世俗需要,雕刻家们创作了一大批以维纳斯命名的裸体女性形象,目前留存下来这类裸女雕像很多,统称维纳斯。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的《美第奇的维纳斯》和罗马卡皮托利博物馆藏的《卡皮托利的维纳斯》两尊雕像的基本造型相似,总体上是模仿《克尼多斯维纳斯》的,只是头部转向左侧,右手抬举护乳,面部流露出高雅的贵族气质。那不勒斯博物馆的《美臀的维纳斯》、罗马国立美术馆藏的《睡着的维纳斯》、巴黎卢佛宫藏的《蹲着的维纳斯》、罗得岛美术馆藏的《弄发维纳斯》,都可以看作是世俗的美女雕像,毫无神性而充满人性和人爱之情的魅力。此外还有《沐浴维纳斯》、《叙拉古的维纳斯》、《昔兰尼的维纳斯》、《巴特列的维纳斯》等。那些女神维纳斯的雕像,无论是站是蹲、是卧是伏、是动是静,雕刻家都尽量追求和突出人体美,以满足人们感官享受的需要。 弄发维纳斯,公元前100年,高 49cm ,大理石,Rhodes美术馆,希腊化时期,雕塑。

30.jpg


《米罗岛维纳斯》 1820年春天,希腊米罗岛上的农民波托尼斯在耕作时发现一座维纳斯雕像,后为法国驻土耳其大使以8000银币购得,献给国王路易十八。国王将雕像转交卢浮宫保管直至今。一百多年来,她一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雕像。她的艺术魅力永恒无限:端庄的身材,丰艳的肌肤,典雅的面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的站姿。这一切构成十分和谐而优美的体态。雕刻家罗丹在卢浮宫见到这尊雕像时,惊讶地叫道,神奇中的神奇!她上身赤裸,起伏变化的玉肌似丘如谷,臂部富有肉感的曲线与腰际的浅涡令人消魂,这真实得似有体温的胴体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但仍不失端庄典雅与崇高优美。整个形象给人以矜持而智慧的亲切感,雕刻家确实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神。《米罗岛维纳斯》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的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它那阔大而简洁的手法,使人想起菲狄亚斯在巴特农神庙所创造的庄严、崇高的雕刻;它那端庄优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联想到普拉克西特列斯所创造的优美而抒情的人体美。她的体形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身长比例接近利西普斯所追求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为8∶1。由于8为3加5之和,这就可以分割成1∶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数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希腊化时期曾创造许多维纳斯雕像,《米罗岛维纳斯》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尊,具有代表性的维纳斯雕像现存还很多。 米罗岛维纳斯,公元前2世纪,大理石,巴黎 卢浮宫,希腊化时期 ,雕塑。

31.jpg


《拉奥孔》 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佛列底斯在罗马提图斯皇宫遗址的废墟上种植葡萄时,挖出一座群雕像,后为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购藏于梵蒂冈伯尔维多宫。教皇总建筑师桑加罗鉴定认为是提图斯皇宫杰出的藏品《拉奥孔》。这一群雕是由阿格山德罗、波利多罗斯和阿典诺多斯三位雕刻家于公元前50年左右完成的。群雕取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拉奥孔是特洛伊城阿波罗神庙的祭司。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警告同胞千万不要中希腊人设下的木马计谋,因此得罪了希腊保护神雅典娜。雅典娜为了惩罚拉奥孔,立即派两条巨蟒从田奈多斯岛直奔特洛伊,首先咬死了拉奥孔的两个儿子,然后又缠绕着拉奥孔,用毒液浸透他的肉体。群雕表现的就是这一悲剧情景。德国美学家莱辛曾从美学的高度专论过它的美学价值。莱辛说,拉奥孔的面孔所表现的痛苦并不如人们根据这种痛苦的强度而期待的那么激烈,在拉奥孔的形象上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在于:在古希腊艺术家看来美是艺术家的最高法律,他们为了避免在表现痛苦时显示的丑态,有时往往完全回避激情或加以冲淡,为的是不影响美。莱辛认为,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极度苦痛情况下的扭曲变形同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雕刻家不得不把身体的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变丑。希腊雕刻在形式表现上力求化丑为美,显示出“静穆的光辉”。 拉奥孔,公元50年,高 184cm,大理石,梵蒂冈美术馆 ,希腊化时期雕塑。

最新推荐

陈绵旦雕塑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陈绵旦,浙江省新峰培育人才,杭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9年生于浙江乐清,2003年学业跟随中国木雕艺术家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郑胜宁老师学习传承木雕技艺至今。现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郑胜宁大师工作室工作。师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郑胜宁,学习木雕技艺制作二十年。专注杭...308天前

融入自然的雕塑 | Anna Gillespie(组图)

Anna Gillespie于1964年出生在法纳姆。1992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和经济学)和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的学位后,方向发生了变化,决定成为一名全职雕塑家。 安娜·吉莱斯皮(Anna Gillespie)试图通过重拾自然沉浸感,经常使用山毛榉坚果、橡子杯、树枝、树叶等元素...2年前

具有冲击性的雕塑- Gregor Gaida(组图)

Gregor Gaida是一位来自波兰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表达一如既往的冲击性,他的雕塑对象往往同实物一般大小,并凝结静止在一个行为过程之中,仿佛即将完成或者实现更多的行动,给观众留出想象的空间。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真实感。 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会。提升的观念在转译中获得超出艺术...2年前

John Morris的雕塑作品欣赏(组图)

澳大利亚艺术家John Morris的雕塑作品 具有非常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他的雕塑包含了怪诞、夸张、唯美等各种风格 还有一些包含了很强的故事性 从立体到浮雕他都有涉猎 。他将人体、生物元素与时尚美学相结合,巧妙地使用皮革,黄铜和不锈钢,与木材的温暖质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雕塑作品欣赏: ...2年前

英国-alex chinneck超现实主义雕塑 (组图)

Alex Chinneck1984年出生,英国雕塑家,毕业于切尔西艺术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s)油画专业。然而,使Alex声名鹊起的不是绘画,而是那些脑洞大开的建筑雕塑和公共艺术,并成为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刚毕业的时候,Alex以创作小型雕塑为...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