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城墙仅见夯土墙体,叠压于唐代城墙两侧,未见包砖。清代城墙在唐宋时期城墙垮塌堆积基础上修建,仅存北侧基础,墙体及砖墙均已不存。
“清代修建方式基本与唐代城墙相似。平整地面后开挖基槽,基槽分夯筑三合土,厚度约33厘米,三合土上再垒砌红砂石条,顺铺或错缝平铺,石缝间以石灰浆勾缝。”江滔告诉记者,自2018年10月至今,考古队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和实物发现,已基本可以复原唐代罗城的位置。原址保护城墙,对研究成都唐宋时期的城市建设、社会经济格局等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