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国 黄楼 100×80cm 2018年
漆画教学在高校的现状
目前国内诸多艺术院校都设有漆画教学课程,大多作为一种传统材料或传统艺术门类来介绍。除少数几所院校设有独立系统漆画专业及规范的教学设施外,漆画教学基本包含在工艺美术教学范畴。教学模式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教学课时数相对较短,系统的教学研究无法得到保证。
漆画作为绘画的一个门类已有时日了。漆画艺术从初始所谓的工艺小品到当下力作频出,发展速度令人刮目,而美术院校作为人才培养、艺术传承、艺术研究的学术机构在漆画教育上相对滞后。当然这与目前教育体制、招生、就业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个社会问题。
漆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漆画教学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其单元课时基本上以四至六周、多者八周为一个教学周期。这期间还包含多门公共课程,要在这么短的课时内完成《漆艺简史》、漆材料介绍、漆艺技法讲解、做画底板制作、作品创作、作品制作等必然的教学手段,难免捉襟见肘。加之扩大招生后学生人数的增加,个体专业素质的差别使漆画教学变成模式化,导致了一讲、二找、三抄的普遍现象。
“一讲”:基本上以一到两天的时间突击式浮光掠影介绍漆的发展史及专业理论知识。几千年所积累的文化短期内想阐释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加之学生懒于抄笔记、疏于阅读,其结果往往云里雾里、味同嚼蜡,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传统艺术价值感。
“讲”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讲,怎样讲能更大程度地阐述宣讲重点。首先要有耐心不要赶时间。第一周基础材料准备阶段,可分层次阶段地传述漆的衍变过程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横向比较当代其他艺术样式的发展状况。层次分明有了比较,相对照本宣科乏味地复述文字要鲜活生动,利用图片课件等辅助手段调动起学生探知的欲望。“细心”,首先了解学生的状态,学生对漆材料很好奇也很神秘,但传统漆艺理论用古汉语撰写,兼之一些术语名词,晦涩难懂,如何转化成现代形式语言阐述,这是吸引趣味的关键。协助学生阅读等诸多办法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找”:乔十光讲过学习漆画要同时做两件事, 要学习漆画的制作工艺还要画画,所谓的画画我理解即作品的创作,众所周知创作需要多方面的积累及反复推敲而完成,它不同于习作的随意性,再有漆画制作周期长和材料成本较高等因素,因此要把握好漆画创作课这一关的创作稿。目前这种情况令人担忧,高校漆画创作教学课时量及漆画制作的复杂性,导致部分教学人员为完成教学任务,相对放松对创作稿的要求,过分关注技术层面,放任学生去网络书刊上搜罗、抄袭他人之作。查阅资料本是创作辅助手段,目的是通过他人创作方式、样式启发自我。实际情况却不然,其目的很明确,就是找一个符合自己胃口的样式毫不留情据为己有。
漆画不仅仅是以漆材料和漆技术的炫耀,更为重要的还有绘画的语言,它是综合的,不可分离的,缺一不可的。漆是画的必然手段,画是漆的灵魂,过分依赖资料,缺乏自我创造能力是当下创作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单元课时量的不足,可结合前期创作课或设计课所完成的作业。如此既可节省作品创作所需的时间又保证作品质量。
“三抄”:这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漆画创作课如果以六周为一单元周期,理论讲授、底板制作等,基本教学时数已过两周,真正用于创作的时日已经无多。将找来的稿子喷绘放大,依葫芦画瓢。很轻易地将他人之作转到自己的底板上。
艺术基础教育并不排斥摹写、套用他人图式等方式达到阶段性的学习目的。古往今来许多大师级人物都曾通过临摹前人作品来完成前期阶段性的学习。蔡克振曾讲:“漆画作品关键在艺术质量、质量的关键在设计、设计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
凭藉着漆画材料本身的魅力,“拿来”的图式很容易流入各种学术展览上,更有甚者还堂而皇之地发表出版。展览的评委编辑阅读范围毕竟是有限度的,这就更体现了教学或创作辅导阶段原创的重要性,建立学术诚信性是一个从艺者起码的品德。假若漆画艺术像娱乐行当那样火爆,引人关注,就不会如此逍遥了。其实在目前的高校艺术教学中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专业尤为突出。尊重知识产权,强调作品原创性是高等教育重要环节,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