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开始》,李禹焕,1975年
由此可见,从中文的角度将物派理解为“物(质)派”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导致在理解物派的本质时产生偏差。在笔者当年对李禹焕和菅木志雄的采访中,他们也都异口同声地谈到了物派的名称问题。
李禹焕指出:“我们关心的并不是物体或物质,而是重在建立一种关系性。因此要用假名来淡化‘物’的印象,使之产生一种含蓄的意味,而不使其简单地与某一物体或物质产生联系。其实,物派这个名称完全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都反对这个名称,菅木志雄、关根伸夫等几位,也包括我,当年对这个名称简直都感到愤怒,至今我们仍然反对这个名称。但是无可奈何,评论界以讹传讹,就成了事实。物派这一名称其实从本质上偏离了我们的初衷,因为我们恰恰就是要否定‘物’的”;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抵抗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造成的物质泛滥,并不是对物体有什么特别的关心。将自然的物体和工业品放在一起,如玻璃、铁等等,同时还把空间也作为作品的因素。这样就使作品的面貌更加含蓄,更加模糊。比如一块石头,孤立地看它,很明白就是一块石头。如果把它和其他石头一起放到一个特定的空间,再加上灯泡、电线等东西,就模糊了‘石头’的概念,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不像西方艺术那样对作品有明确的界定,是对以个人为中心的、被称为‘制作’概念的批判,也是对制作文化的批判。最简单地说这就是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