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高宜军,1963年生,河北唐山人,现居北京。2011年——2013年在北京画院王培东工作室学习大写意花鸟,现王培东工作室画家。北派山水师恩钊工作室画家,北京紫云轩画院副院长。唐山九三画院画家,河北省美协会员。唐山市新闻书画协会副主席。丰南区美协副主席,丰南区收藏协会副会长。
《秋实图》138×68cm
冀情豫意写精神
——高宜军作品赏析
中国画写意精神博大丰厚,源远流长,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智慧与理性超脱。但是近代以来,在西方思潮的不断剥蚀下,中国近代艺术发展非但有固守“中国文化之本位”,相反逐渐舍弃了“写意精神”。如果说中国近代艺术的没落可以归咎为特定历史原因的话,那么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严重缺失,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反思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以景入情,用情于画营造出古之未见得高妙意境。
《荷香图》138×68cm
传承写意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发展史。在这个亘古的艺术精神生长、延续、整合、变革期间,“写意”精神始终贯穿其中,成为中华民族最突出的艺术精神表现。中国艺术除了受儒道佛影响之外,继古开今,文脉延续、师承足迹以及时代烙印中国人长期以来养成的思维方式对绘画本体的关照是直接的,重直觉感受,求寓意,好联想,重写意。这种思维模式对中国画写意性影响巨大。
近一百多年来,在西画改造中国画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受到很大的消蚀和破坏,当前的中国画表现出严重的制作化、工艺化、写实化倾向,长此以往,中国画的文化基因和艺术精神必然会变异,真正的中国画也可能会消失!所以我们要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守住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底线中国人思维中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真实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精神,也是写意精神无处不在的根源。
《醉秋》68×68cm
笔墨心语
——画家高宜军印象
“伏久者,飞必高”,语出《墨子》。意即久伏的鸟,一但展翅,就会一飞冲天。2018年11月中旬,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作品复评中,唐山作者高宜军中国画《天路》成功入选并被收藏。高宜军是位多才多艺的书画名家,他的花鸟、山水受到艺术界的好评。他为人质朴率真,为艺品求高尚。几十年如一日在艺海耕耘,书山跋涉,潜心艺道。在追求艺术的真谛中,赋山水以雄强大气,予花鸟以典雅秀美让人敬佩。
《盛荷图》68×68cm
高宜军,河北唐山人,自幼耳濡目染喜欢画画,从小就拿着笔自由自在地在地上、墙上“涂鸦”——画《三国演义》,临《芥子园画谱》。高宜军读中学时,他参加了在丰南区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培训班认识了张敏杰、左德福、杨永家等老师,跟着他们学画画。20世纪80年代,高宜军又先后求教于书画名家赵文然学习素描、跟乔文科画速写、刘文甫画水粉画。
《暖风》68×68cm
此外高宜军潜心研习王昌硕、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于希宁、孙其峰等大师的书画艺术和作品,学习他们的笔墨语言。良好的绘画基础为他的画家梦想燃起了希望,1986年他参加美术特长生的高考,专业课考过了,文化课却没有通过,苦苦追寻美术梦想没有实现,这让他感到人生之路的迷茫,跟随着社会的大环境,他改行干起了装修,一干就是20多年,然而他从没割舍下对绘画的情感。
《赏荷图》68×68cm
2014年高宜军选择了去北京画院王培东工作室高研班学习深造,两年多的花鸟画进修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他对中国国画艺术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国画艺术的综合素养。同行评论他的花鸟画作品笔墨清新,造型准确、构图稳健、笔墨流畅、自然秀美。如他的花鸟画《芭蕉》《秋实》《阳春三月》《无边春色》等作品,以其深厚扎实的生活实践,挥洒大花鸟风韵,以其独特的书法功底入画,把旧梦田园、梅兰竹菊、野卉新簧,信手入画。写意牡丹,更傲视群芳,疏朗雅致,俊逸高远,倍受前辈首肯和美术界嘉许称赞。
《秋风清爽》68×68cm
2016年高宜军又参加了师恩钊北派山水研修班,认真研习北派山水画风,倾力攻读,刻苦努力,在导师师恩钊先生三个多月强化培训和悉心辅导下,系统接受了北派山水传统理论、绘画风格、精神内涵和笔墨技法,体会到了北派山水的新时代精神和创新的课题,让他的山水画创作水平大幅提升,他的多幅大尺寸山水画作,受到老师和学员们的称赞。时光荏苒一晃就是几十年,如今他潜心书画,笔耕不辍,特别是近几年的山水画方面收获颇丰硕果着枝。作品大气雄强、笔墨厚重,表现了北派山水的堂堂大山,崇高正大,刚强浑穆之意境。
《秋趣》68×68cm
丹青妙笔传雅韵,秋水清风送静馨。一路走来,高宜军绘画上的辛勤耕耘,终究还是为他的作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普遍认可。他的作品也频频见诸报端与画展,受到书画界和艺术收藏界的好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宜军一定会在花鸟、山水画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让他的国画艺术逐步达到一个更高的境地。
注:本文作者田玉山,系唐山劳动日报社《唐山劳动日报》书画专项记者、报社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新闻工作者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唐山特约记者
《惠风和畅》
《清秋》
《深山初夏》
《太行云海》
《冬末》
《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