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放大至5340dpi的细节图,图片来源:《艺术新闻》
“对于公众而言,观看这样的修复过程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蒂比斯说道,“这不只是因为我们现在所用到的修复材料比过去要先进和完善很多,还因为这样的事可能在以后的几百年内都不会发生。”
“观看这样的过程让人感到兴奋。就像任何修护一样,一方面,它是学术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神秘的。它激励了我对于创造性过程的好奇心,对于艺术作品诞生的好奇。然而,当修复人员在工作时,画作隐藏在帘幕之后。”
“这一次,我们希望能够变得’透明’,因为观看这样的过程让人感到愉悦——那种感觉就像是走进厨房一窥厨师正在做什么一样。”
近年来,蒂比斯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作品出现了损坏,而它的上一次修复是在1975年,一名荷兰教师对作品发起破坏之后。“我们持续监控着画作,我们注意到,1970年代所做的修复已经开始褪色了,”蒂比斯说道,“画面上出现了一层朦胧的白色,使你无法完全领略它的光辉。”他表示,画作右下方变白的小狗形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