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19到20世纪西方鉴藏与研究视野里的中日绘画(组图)

19到20世纪西方鉴藏与研究视野里的中日绘画(组图)

2019-07-31 10:56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施錡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喜仁龙(Osvald Sirén,1879—1966)

另一位学者,大英博物馆的劳伦斯·比尼恩(Laurence Binyon, 1869—1943),于1936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Man in Asian Art),专门比较了中国和日本艺术的特质。认为日本艺术从中国取得了最初的灵感,但不断地加以吸收和更新。他举例道,日本在奈良时期吸收了中国、印度乃至伊朗的艺术,但并没有被这些财富所吞没,而是能够加以改造、吸收,然后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风格,这表现出日本人的柔韧性、彻底性及其同化的才能。他赞赏镰仓时期的绘卷,认为表现出一种崭新又雄健的形态。认为足利时代的艺术虽然吸收了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但仍在16世纪的狩野派屏风画中出现了新的东西,而日本的浮世绘和欧洲一样描绘现世场景。很明显,比尼恩对日本艺术中的文化和精神是颇为赞赏的,但他仍然以理性的态度,将其与中国文化作了比较。与更早期的西方探险家,如喜爱日本,轻蔑中国的兰登·沃纳(Langdon Warner, 1881—1955)相比,他的态度和观点更为学术化。

最后,如同20世纪初一样,日本仍然是获取中国艺术品的渠道之一,但西方收藏者也逐渐更新对中国艺术的认识,或开辟新的渠道。如柏林普鲁士国家博物馆的第一届东方部主任鄂图科摩(Otto Kummel, 1874—1952),在一战前主要通过日本收藏,透过日本人的眼光看中国画,并形成品质标准;一战后却只在中国买画,并且收藏了一批明清绘画。这些都表明西方对东亚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认识的不断深入。

三、二战后西方的中日艺术

1941年,日本突袭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期间日本与美国的敌对,尤其是在亚洲的侵略行径,使日式艺术的精美逐渐失去了典范地位。当时的美国博物馆不得不撤下日本艺术品,以防止公众的怒火。二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友的兴趣转向了中国。1943年,波士顿美术馆举办了“我们盟友的艺术”展览,其中包括“中国的艺术”,这一展览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显示出战争局势对博物馆的影响。

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因战争导致的贫穷,以及战后重新建立国家形象的需要,都使日本艺术品又开始流入美国,再加上美国对日本的关注,以至于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对东亚艺术的兴趣得以大的爆发。这个时候走上东亚艺术收藏和研究舞台的,是后来担任克利夫兰博物馆馆长的李雪曼。他1946年从海军退役后,又获美国政府任命,前往东京协助保护日本遗产,这便于他搜寻有关日本艺术品的购藏和出口的资讯。战争贫穷的出现,又使得大量过去难以奢望的珍品都出现在市场上。李雪曼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应在大批日本艺术品被登记为文化财产或禁止出口前进行搜罗。他在1948年至1952年间为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拓展了大量的亚洲藏品,可见其先见之明。在他的努力下,西雅图博物馆拥有了相当不错的日本艺术收藏。1949年11月,李雪曼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成功地举办了日本艺术展览,重新把日本文化包装后推向美国公众。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