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8、9号厅,展出至6月21日(周一闭馆)。
笔秃千管写精神——夏湘平书法艺术展序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集体意识中,是以时代风格之嬗变为表征;体现在个体创造中,是要有“来路”。
所谓“来路”,即师承关系。直接师承,是有现实的老师;间接师承,是学传统、学古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故,以经典为师,乃正道、大道。书法之“来路”有三:历代传承的碑帖;围绕书法艺术而生成的审美理论;由历史、文化、艺术家人生而形成的富有生命价值的文献。沿着这些来路,书法家上下求索,笔秃千管,墨磨万铤,终可臻佳境。
书法家夏湘平先生潜心书学八十余载,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书法艺术筑基于《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精研于颜真卿、何绍基,广涉金文、汉简、帛书、残纸、北朝墓志等各时期书法。《曹全碑》的俊秀端庄,《张迁碑》的朴拙雄厚,《石门颂》的奔放天真,影响着其书风的形成。在书法线条、结体、笔法诸方面,夏湘平先生追求疏朗开阔、意外之趣及“《汉书》下酒”般的酣畅境界。
《书谱》有云:“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时代发展,推陈出新,是为规律。清人梁巘《评书帖》曾总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说明不同时代的书法各有风貌和审美追求。书法之于时代,当为其风尚写照,与其文化精神互为表里。夏湘平先生深谙此理,将“变”视为书法的生命。在他看来,一部中国书法史,由篆而隶而真而草的演进,本身即不断变法的历史。只有“学古变古”“学法变法”,方能涵养出个性之面貌。至于如何变法,先生多有阐发,不妨概括为四点:一、审美格调,二、综合学养,三、书写习惯, 四、与时俱进。以上,实为夏湘平先生身体力行之经验总结。他秉持“转益为我师,杂揉出己意”之理念,致力于将传统翻译出“时态”。其隶书,笔笔中锋,疏朗随性,结体高古遒劲,重心多变,节奏融疾通涩,奔放纵逸。沈鹏先生评价为:“源出《石门颂》而博取多方,卓然成家矣。”其草篆,融《秦诏版》大刀阔斧之章法布局、揉汉印缪篆和汉碑篆额体之笔意。其章草、大草,参《石门铭》体势,篆隶意蕴盎然。观之,天真烂漫,清新自然,如品醇醪。夏湘平先生的书法探索,力求集草法、篆法、隶法于一体,并融入自己的理解而化之,且毕生实践之。
关于书法传统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夏湘平先生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书法家不要做“复印机”,而应成为“翻译机”。所以,书法传统的翻译,绝不仅是视觉、风格层面的技术转换,更是文学、文化、历史的精神传递。
书法乃中华文化之核心,其以文字文学为载体,以现实生活为源泉,以历史文化为根基,以思想精神为引领。故,书法之功夫,更在书法外。诚如夏先生所言:“书法的精粹在于人格力量与生命形态的笔墨呈现,体现着书写者的风骨和精神,一个人的精神涵养,人格的境界,对于书法风格的熔铸,不可或缺。”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夏湘平先生恪守此道,将整饬、雄迈、阔达的篆隶精神与军人的信仰情操互益互得,人书相应,心正笔正。作为一位军旅书画家,夏湘平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长期在全军艺术管理岗位任职。他还是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时的奠基人之一,曾被中国文联授予“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荣誉证书和纪念章。一直以来,他提拔精进,奖掖后学,为军、地的美术书法发展、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古语说:“先器识而后文艺”。器是人的器量,识是人的素养。器识体现的正是人生历练、人文修养的境界。夏湘平先生器识弘旷朗拔,既是实践者、探索者,也是组织者、建设者,以德而成其书法之境界。
大爱无言,奉献无声。今春,夏湘平先生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不同时期代表作品30件,这是他家国情怀之体现。今天,我们主办“翰逸神随”展览,旨在于向这位书坛宿耆致敬,礼赞、传播其德其艺。
书法,是线的艺术。这条线,勾画天地开合之结体,连绵不断,跌宕峥嵘,刚柔相济。多年来,夏湘平先生循线而进,以文心管窥书学玄妙,味古绎道,临池不辍。从他的书痕墨迹,可以看到他的心路轨迹。如今先生年近期颐,仍神清气旺,行走于创新大道。
祝夏湘平先生人长寿、思长远、艺常新。
202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