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叶升龙,又名叶叶红,浙江省乐清市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系本科,师从潘天寿、黄宾虹、吴茀之、高冠华几位国画大师,曾任浙江省青年文工团美术组组长等职,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他从小喜爱画画,青年时立志致力于绘画事业,尽管经历一段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但他仍在困境中坚持国画创新和人物画论研究,并曾从事25年的群众文艺工作和30多年的免费绘画辅导。
叶升龙先生“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国画作品,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高冠华等大师和学者的高度评价;他《发掘祖国中国画典型论遗产与对“三要素”的研讨》的人物画论,获“新时期国家重点人才创新学术科研成果”特等奖”。其绘画理论包括诗画都有很大的开拓性,入编多部国际性、全国性辞书。他的学术论著《探索传神论——破解绘画难题》出版发行,得到行家、学者一致的好评和赞赏。
立志绘画事业
叶升龙先生于1925年3月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他三岁喜画,七岁习作,高中读书时办过个人画展。1947年高考时,家人劝其学医,有人推荐他入国防医学院,可是他执意报考美术学院,被杭州国立艺专录取。一进艺专校门,他遇到一件预料不到的事,中国画系不开人物画科,唯开山水、花鸟两科。当时他曾请教教授是什么原因,回答说:因人物画衰落,无人画了。这件事让他对杭州国立艺专的教育大失所望,当时对其打击很大。
从小学到大学十多年时间里,良好的家教和学校教育,及其亲身参加抗日宣传和随后的反内战学生运动的现实教育,使叶升龙先生较早建立起“一个人活着就要为国家、民族、人类做出贡献”的人生观。革命理想、远大抱负使其能在痛苦的思想斗争中振作起来。他想,我既已考入这个艺术最高学府,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不正好落在我辈肩上吗?我既立志在绘画事业上努力一生,难道不包括弄清中国画人物画衰落的原因和重振中国人物画的职责吗?于是他暗地下了“守志自开天”的决心,争取将来自己去解决这个难题。
坎坷经历
在杭州国立艺专学习期间,叶升龙先生担任院校学生自治会总务兼宣传股长,积极配合地下党筹备应变,并担任应变会总务。1949年7月1日,被地下党输送入杭州青年干部学校,后被分配到团省委青年文工团,担任团支部副书记、美术组组长。1950年被聘任为浙江省暨杭州市迎接世界青年代表团筹委会委员、布置组代组长兼美术总设计,负责三万人会场、主要街道、西湖游览区、宾馆和车站的布置,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受到奖励,还在省文艺汇演中立了功。1952年1月他以省青委身份列席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级机关第一次党代会。
正当叶升龙先生风华正茂时,1951年12月省机关干部体检,发现他的肺部有病灶。当时,团省委领导对他的健康十分关心,安排他到温州医院附属疗养院疗养,并确定为休养保留人员,后工作关系转至省文化厅(局)。1953年,他身体康复出院向省文化厅报到。1954年5月省文化厅人事主管动员他再回温州疗养院疗养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并说身体好了可再回来工作。他选择了回家休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叶升龙从此被陷家乡,遭受厄运,一生坎坷。
锐意开拓新国画
叶升龙先生的国画,在艺专时已初显才华,当年的副教授潘韵曾称赞他的画很有书卷气。从省文化厅回乡后,他虽贫病交加、困难重重,但从未对自己的国画事业灰心丧气,而是发奋图强,夜以继日地钻研、探索。叶升龙先生一直认为:我们的国画不能仅以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为人民大众所欣赏,而应以记录历史事件、表现现实生活、描绘建设成就和反映各条战线先进代表人物形象的新国画,来陶冶、鼓舞、激励人民大众,推动社会进步。他始终坚持这一理念,锲而不舍地进行国画的探索创新。他继承发挥诗、书、画三者在国画创新中的作用,摒弃了旧文人画内容,真实地描绘了当代社会生活,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并具积极进取精神和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新国画。
叶升龙的新国画多次在全国性、国际性画展上获奖。徐悲鸿纪念馆等多家知名美术馆收藏有他的画作。《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艺苑名家专栏”,称他为中华艺苑名家和中国书画名家。1993年元旦前后,叶升龙先生在杭州市文化宫举办《叶升龙新中国画探索画展》,展出了60多幅代表作,在杭城艺术界引起轰动,省市四报、两电视台都作了报道。省画院、美院、师院等院校教授及省城名流观看了画展,都给予很高评价。在留言册上题词的教授、专家、学者有32人。时任省文化厅厅长钱法成题词:“画家多思想,笔笔化为诗。”书画家吕国璋赞他:“从立论、题材、笔墨、构图、题诗,各方面不落陈套,别出已意。”学者吴济川称: “叶升龙的画,风景独异,别有一个天地,刻意求新,赋形于新事物,传神于真善美。”学者王伯珩誉之为: “蒙尘璞玉,终显光华。”2008年,他的《升龙叶叶红国画选集——画外画》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得到全国书画各界及国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赏。当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称赞其画集“笔精墨妙”,致词祝贺。
潜心研究画论
在艺专学画时,叶升龙先生就开始重视画论的学习。回乡后的半个多世纪,他又读了许多中外画史画论著作,重点进行人物画论研究。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对象论”及其《画云台山记》,徐悲鸿先生的《中国画历代美术回顾》,李可染先生对明代董其昌画论的批判,以及黑格尔、马克思的绘画理论,对他有较深影响。叶升龙先生结合自身国画创作实践,将这些理论贯通起来,结构成“三要素”人物画论,即环境、主体、对象,不可缺一的人物画理论。“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场所;“主体”,就是人物画作品中的主人翁,即典型人物;“对象”,就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跟主体人物发生关系的客体——人、事、物。他指出:“三要素”人物画论就是按照现实人物实际生活情节性固有尺度认识出来,从而也才能正确、切实反映人的实际生活及精神面貌。他认为,人物画必须具有环境、主体、对象“三要素”,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及行为意义。
1998年,他所著的有一万三千字的《发掘祖国中国画典型论遗产与对“三要素”的研讨》论文,颇具影响。首先得到《主客体关系学》创始人吴宗熿的认同和赞赏(吴称叶升龙为知音)。此文是其解开世界绘画难题的一个探索,曾获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优秀论文奖和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特等奖。叶升龙先生锐志绘画理论研究,其目的在求改革绘画(含国画),要把原绘画改变为人民大众雅俗共赏的人民性绘画,并和文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理论沟通,建立崭新的绘画理论(基础理论)。他在目疾的困扰下,十余年来坚持写作《探索传神论,破解绘画难题》一书。全书分“典型论”、“意境论”、“变形论”及“语言文字艺术论”四章,约计18万字,已于2015年9月出版发行。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澄清曾被曲解、误导的理论,详细阐述自己的画论观点,破解绘画理论难题,求立正确绘画理论。
献艺群文工作 免费绘画辅导
从省文化厅回乡后,叶升龙先生饱尝风霜雨雪,但意志并未消沉,积极从事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当年他受邀担任樟湾村俱乐部导演,自编自导《车头水笔》、《翁媳会》等剧本,三年连续三次获得个县级一等奖。1958年公社化,他被聘担任公社文化馆长,他自编自导的《王茂卿》(花鼓)和《钢铁英雄》(莲花),在1959年省举办歌舞会演中获编导、演出大奖;后被乐清市(县)文化馆邀聘到乐清曲艺协会工作。1964年自编的鼓词《一头小黑猪》获县会演、编、导三大奖。1980年到白象镇(公社)文化站工作,他即组织白象演唱团,以演出越剧折子戏为主并演歌舞。镇文化站1986年被评为温州市文化先进集体。1986年2月,乐清市(县)文化局向叶升龙先生颁发了“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二十五年,为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贡献”的荣誉证书。
叶升龙先生还是北白象镇中学的创办人之一。早在1988年,也就是北白象镇中创办的第二年,他就创办起自己的美术培训班。与别人的培训班不同的是,他教学生是免费的。他不论刮风下雨或冬寒暑热,总是满腔热情辅导自己的学生。37年来(期间曾停办几年),他培训辅导过的学生有1500来名,其中有150多人先后报考上美术类学校,有10来位还考上了他的母校——现在的中国美院。有人替他算了这样一笔账:这1500来名学生,以每人1000元低收费计,这30多年来,他可收的培训费至少有150多万元,但现在仅靠国家每月3000多元退职生活补助费的他,却连想也没有想到像人家办培训班应该酌情收费的事。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商品經济社会里,这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事。《温州日报》《乐清日报》等均报道过他甘于清贫、勇于奉献的精神。今年,叶升龙先生还在辅导几名学生习画。这位百岁老画家,仍在发揮着余热。
高大兴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