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无论走多远,故乡始终是最美的牵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大温籍华侨华人、港澳青年等,勇敢闯世界、同心赴故乡、共绘“中国红”。温州市委统战部(市侨办)、温州市侨联、浙报集团温州分社联合推出“温州我回来了”系列报道,跟着他们“侨”见最美故乡、致敬五星红旗。
“这和我父亲的作品很像。”8月6日,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展厅里,蓝眼睛、黑头发的严茉莉女士,拿起手机对着一件朱子常的黄杨木雕《济公》拍了又拍。她嘴里嘟囔着,回到温州有种熟悉的感觉。
严茉莉 受访者供图
严茉莉生长在法国,这是她第三次回温州。她的父亲叫严德晖,1908年出生在永嘉城区(现温州市鹿城区),也曾师从朱子常。
这是一位雕塑大师的跨国艺术梦。1938年,学生时代的严德晖历尽艰辛远渡重洋,到达艺术之都巴黎。后来,由于种种缘故,他在法国结婚生子,最终长眠在了法国。
“父亲身前最大的愿望是将他的作品带回中国。”2019年,严茉莉将父亲的雕塑遗作无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严德晖也终于“回归祖国”。
严德晖作品在北京展出
因中法建交60周年契机,今年7月30日,北京,“法自心源——严德晖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共展出严德晖的40余件作品。此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也是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
严德晖是20世纪重要的留法中国雕塑家,其艺术作品“游走于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有根脉、有立场,更有共情、有共识,传承有序,师法清晰,得于心源而自成‘我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展览作序时提到。
即使在法国度过半生,严德晖始终怀念祖国,关心祖国命运,一生未改变中国国籍。赴法初期,严德晖还与钱三强、李风白等旅法学者于1945年底组建“法国和平促进会”,并更努力推动中法文化交流。
看着父亲的作品展览在北京举行,严茉莉女士非常激动,好几次静对着父亲展出的作品驻足思考。在亲友的帮助下,她也开启了回到中国的寻根之旅。前往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旧址,这是他父亲曾就读的大学。8月5日,她抵达温州,探寻父亲儿时生活的地方。
她去了鹿城区的鼓楼街,看着那里的老房子,想象父亲小时候的生活足迹。严茉莉说,这是她第三次来温州。第一次是1977年随父亲来到温州,之后1993年,她自己一个人也回来过一次。“温州的变化好大。”严茉莉在五马街打卡,品尝温州的杏仁粉、馄饨、饺子等美食。
“我会把在这里看到的带到法国去,也会邀请温州的亲戚到法国走走。”严茉莉说,接下来自己和温州还将会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当天,温州市文史馆还还组织专家座谈会,深入研讨严德晖的生平事迹、作品,艺术贡献和历史文献价值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