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新 天池山寂鉴寺写生 纸本水墨 180×98厘米 2017
在写生中尽量贴近实景对象,画的“像”一些,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因为,造型上贴近了之后,还要能够生发出自己的笔墨才行,只有“像”没有笔墨的写生有什么意思呢?现当代中国画始终有一个令人纠结而无奈的麻烦,就是无论画什么,往往是一旦画的“像”了,笔墨就下岗了,顶多是在硬邦邦的造型外面,勉勉强强、松松垮垮、捉襟见肘地裹着一层貌似“笔墨”的、单单薄薄的包装纸。有一种习惯很不好,就是爱去“传统超市”批发一些“披麻皴”、“斧噼皴”、牛家法、马家法之类的“笔墨”零件,回来组装一下就算是自己的作品。传统笔墨是有很多讲究,但这些讲究从来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是可以生生繁衍的。只会批发,不会制造,只会组装,不会创建,那不是传统笔墨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