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钩沉 | 郭味蕖的老师——黄宾虹先生

钩沉 | 郭味蕖的老师——黄宾虹先生

2024-08-26 09:53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郭怡孮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963年郭味蕖在北京家中

在父亲郭味蕖的回忆文章和著作中,称为老师的有六人,即丁启喆、刘炯、倪贻德、陈之佛、于非闇和黄宾虹先生。他们都是亲自为父亲授过课,且对父亲影响很大的人。

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班于1937年2月开班,第一期学员有郭味蕖、田世光、俞致贞、陆鸿年、晏少翔、张其翼等。所长钱桐,导师有黄宾虹、于非闇、张大千等人。导师每周都来讲学,风雨不辍,讲画史、画论、笔法、墨法、章法,具体指导学生临摹,并当场示范,指导学生辨别真伪,从绘画发展史的角度来讲解分析。当时所临摹宫中名作都要临两张,一张自己保留,一张交故宫保存。

父亲就是自这时起,直至黄宾虹老人去世,近20年中不断向老人请教学习,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宾虹先生见这位来自齐鲁古北海郡(今山东潍坊一带)的学生,能通古今,东西兼长,人又冲和恬淡,自是喜欢;又见父亲专心治学,方穷至理,并非一些青年画者矜异立奇、浮躁求进,更认为是可成就之人。逐渐熟悉后,他得知父亲是潍县(今潍城区)陈(簠斋)家的姻亲,陈是清代大金石学家,宾虹先生十分景仰这位先贤,又觉父亲能亲接簠斋遗物,继承簠斋精神,进行文物收藏、考证和研究,更认为是难得之才,并得知父亲祖上与周亮工、郑板桥、赵之谦交谊很深,得翰墨丹青之灵韵,于是对他寄予厚望。

在黄宾虹客居北京的十年间,父亲经常专程来北京向先生登门问学,先生详加指点,讲解十分翔实。每讲到历史大家,都要谈到他继承了谁、影响了谁,在画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讲画家与画家的关系,讲怎么辨别真伪、高低,讲墨法、笔法……父亲从黄先生那里深刻领悟了比较性研究、系统性研究的治学方法,以及征信析疑的思维方式,领悟了先生倡导的“勿蹈标榜之习,须从学问上用功”的道理。父亲从这位德高望重、蔼然可亲的老师身上获益良多,人品和画品得以双修,理论与技巧得以共进。父亲非常庆幸能有这样的好老师常年诲教,他曾感叹“不然一入歧途,虽十年寒窗,朝夕吮墨,开卷满目俗尘,正如嫫母倩妆、东施效颦,万劫不复矣”。

黄宾虹带父亲观看和临摹历代名作真迹,特别是在绘画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方法方面使父亲深受其益。

黄宾虹为使父亲能广泛吸收历代名家各种画法,亲自为他示范创作了一件大幅山水画,上题:

合倪黄吴王为一家法,写似味蕖有道正之。予向。

此画气势宏大、结构谨严,林峦郁密、苍浑沉雄,黄、吴、倪、王四大家之笔墨浑化入微,气象万千,为先生难得之精品。父亲将此画常年挂于画室之中,对晤静坐,如黄老师在上耳提面命。

20年中,黄宾虹几乎每年都有书画相赠,有画作、书法、扇面、对联,他还经常给父亲题画,亲自出席父亲画展的开幕式。如1941年8月24日,父亲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个人画展,当时的《新北京》 报就有这样的报道:

名画家郭味蕖,潍水望族,富收藏,精鉴赏,每日沉浸在古书画中,孜孜伏案,融古会今,自出炉冶,所作山水花鸟,精雅绝俗,秾丽中度,气韵闲远,洗尽甜浮。画展自开幕二日以来,风和日暖,稷园路上游人倍增。如黄宾虹所题之《仿新罗花鸟》,周养庵所题之《芍 药》,溥心畬所题之《春柳图》,于非闇所题之《白梅》,风趣高古,别具町畛……尤为人所称赏。郭君画宗南北,曾在沪、杭、青、济举行画展,久为各界所钦仰。

父亲是在黄宾虹亲自指导下撰写《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这部大书的。此书自1937年写起至1958年出版,历20年,约32万字,收录历代书画家4000余人,可谓工程浩大。刘曦林在《郭味蕖传》中写道:“它是现代第一部以编年体的方式著录历代书画家的大型工具书,像这种属于基础性研究的工作,非博览群书通晓书画史者不能编,非史癖并精于条理者不能撰,非诚于学术且具牺牲精神者不能为,非对中华文明有强烈责任心者不能想,其中之劳动、所耗之心血可以想见而难以度量。”《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适应了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研究和推陈出新的社会需要。

1944年,《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初稿写成,黄宾虹为此书撰写了序言,以资鼓励。父亲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更加努力研究,奋发著述,《知鱼堂书画录》《知鱼堂鉴古录》《古镜考释》《明清四画人评传》等著作相继成书。

1951年10月,黄宾虹由杭州来京,被特邀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是参加会议委员中最年长者。黄先生当时留京月余,父亲曾去探望。父亲告诉老师,他已经应徐悲鸿院长之聘到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工作,黄先生十分高兴。父亲又说《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正在最后整理编写,承中央美术学院给予一部分编写时间,得以重新搜遗拾坠,增补 清缮。黄先生希望这部书能早日梓行。父亲见老人在寓所仍在作画,忙于进京后的书画应酬,又见老人谈话兴奋,怕老人累着,不敢久留,匆匆告别。

没有想到的是几日以后,黄宾虹来到位于王府井校尉胡同的中央美术学院,向传达室打听郭味蕖在哪里办公,得知后,老人直接到美院图书馆来找。我父亲大惊,一位88岁的老师,竟来看望一个44岁的学生。传达室将黄老来校的消息报告了美院领导,当美院领导到图书馆时,方知二人已经离开学校,手拉着手到东华门附近吃小馆聊学问去了。

1953年初,经文化部批准,在中央美术学院成立民族美术研究所(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前身),黄宾虹任所长,王朝闻、王曼硕任副所长,这时父亲所在的美院研究部与民族美术研究所合并,父亲多么希望黄老师能早日进京上任,美院领导也多次去信去电频催莅京,但黄老年事已高,医嘱宜缓。宾虹先生的老友陈叔通先生得知,也以为“高龄不宜远迁,春和时来京一游,以花时为宜,老友亦得快晤”。但北京的朋友们始终没有等来这一天。

1955年,黄宾虹去世,父亲十分伤感,他在《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的自序中写道:“前蒙徐悲鸿先生题耑,黄宾虹先生撰序,今已相继谢世,不及见本书出版,缅怀旧谊,不胜怆感,即以此编纪念二位先生。”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