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从“无用”到“有用”——崔梅梅作品的材料探索与文化思考

从“无用”到“有用”——崔梅梅作品的材料探索与文化思考

2024-10-08 17:53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崔梅梅,1987年出生,是一位具有深厚陶瓷艺术背景的艺术家。她于2012年至2016年在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攻读陶瓷艺术专业,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学士学位,期间多次荣获校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毕业后,她在中国著名的陶瓷艺术之都景德镇经营私人陶瓷工作室,深入实践并探索陶瓷艺术。 2018年,崔梅梅赴英国桑德兰大学攻读陶瓷与玻璃艺术硕士学位,并在2019年以最佳毕业作品荣获院校颁发的最高荣誉奖。2021年起,她继续在桑德兰大学攻读艺术与设计的博士学位,结合她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进一步探讨陶瓷和玻璃艺术的可能性。在创作过程中,崔梅梅的作品多以探索材料自身的特性、偶然与破坏中的美为主题。她不仅参加了多个国际知名展览,还在2024年获得了“Pearl Space”在线展览的最佳展出奖,以及国际艺术工作平台“Art Jobs”评选的“2024年5月最佳艺术家”称号。此外,她的艺术观点与创作也被多家知名出版物和画廊收录与刊登。

结合崔梅梅的陶瓷作品《新生》和玻璃作品《再铸造》分析,她的创作动机不仅体现在对传统陶瓷媒介的深刻思考,还通过打破常规制作方法,进一步探索废旧材料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这两个系列分别以陶瓷和玻璃为主要媒介,特别是利用废旧瓷片和玻璃材料进行创作,凸显了她对材料独特性和偶然性的深入探讨。这两个系列的作品分别创作于她的本科阶段和博士阶段,包含多件雕塑及装置艺术作品。这两个系列围绕“无用”与“有用”的辩证主题展开,通过对废弃材料的独特处理,探索了材料再生的潜力,结合了环境保护与艺术美学的深刻思考。

 

崔梅梅 《新生》NO.1,废旧陶瓷材料,2016年

在《新生》系列作品中,崔梅梅通过对废弃瓷片的巧妙再利用,展现了一个蜕变的过程。她选择了在景德镇收集的废旧瓷片,这些因工艺缺陷而被丢弃的材料,既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崔梅梅通过将这些被视为“无用”的碎片重新组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作品不仅是对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社会中“美”的定义与价值观的深刻反思。这一创作手法使观众意识到,艺术品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创作者在追求完美与表达自我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期待。被遗弃的瓷片在她的作品中获得重生,激发了观众对“无用”与“有用”之间辩证关系的思考,并促使我们珍视与挖掘那些曾被忽视的美好。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