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见:山水中的古典世界”展览现场。记者 张熙锦 摄
上揽文人风韵,下探市井民生,又不乏古画科普。“我好像上了一节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课。”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的教师frank在交流参观时发出感叹。
有鸿篇,亦有细节。为何这个特展有着教科书般的清晰层次和丰富内容?
“这是因为,它正是一堂搬进博物馆的艺术课。”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研究馆员、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外联部主任王一帆向记者解释道,展览正是基于浙江大学通识课程“历代绘画中的中华文明”的教学内容,丰富、扩展而来。
如何把浩瀚庞大的书画体系,尽量完整地呈现出来?怎么让普通人看懂一个文化展?
整整一年时间,团队成员们绞尽脑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丰硕,相关图像数量多,那就在有限的展陈面积里让内容紧凑、再紧凑,用一张画说明一个问题,亮出一个视角。普通人看不懂,那就把展签写得详细、再详细。
一场艺术展,人人是学生。
“这些年,参观文化展、艺术展览的观众也更多元了,不仅有专家学者,还有学生、市民、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大家交流的过程非常有趣。”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公共志愿者王琛告诉记者,此前,从事设计教育的她并不了解古代绘画,但一次次的备稿与讲解,也让她在绘画知识中持续徜徉、学习。
“我们说‘出圈’‘破圈’,破的就是专业的圈。文化展览是面向全民大众的,不管什么年龄、什么职业,大家对艺术的感受是可以相通的。”对于近来浙江艺术展览的“破圈”,王琛也感同身受,“我身边的许多朋友,虽然不懂书画,现在也会买票看展,主要是感受文化的氛围,主打一种生活仪式感。”
看展也是看自己,在浙江的文化馆厅里,各个年龄段、各行各业的人们和艺术作品相遇,总能捡拾起一种与美对话的幸福,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造境让文物“活”起来
“爸爸你看,画里的老鹰朝我冲过来了!”在“问羽展”的“入画境”单元,11岁的阮羽晟带着3D眼镜惊喜地叫起来。
一只目光如炬、杀气腾腾的苍鹰,一只惊慌失措、大步如飞的雉鸡,被画家李迪封印在绢帛之中的《枫鹰雉鸡图》借助现代多媒体数字技术得以重新复活。
另一旁,观众们集聚在多屏拼接沉浸式投影《百花图》前,千年江南四季山野百花的微风、香薰和鸟鸣,仿佛让人置身于画内。在展览现场,观众还可以借助XR等视觉交互技术,窥见宋徽宗御花园的昔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