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昌《古村秋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在写生中解读自然、表现自然,是实现“物象之真”和“规律之真”,实现山水画“观、行、居、游”之妙境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达到客观和主观互通互融、高度统一的最佳方法,从“造化”到“心源”,通过主客观互通互融、高度统一的方法,将自然万物转换入有情思、有生命的艺术世界中,是升华自然表象、开物参化的必由之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仅有 “外师造化” 而缺乏 “中得心源”,艺术作品会沦为对自然的机械复制,缺乏灵魂与个性,难以触动人心。反之,若仅有“中得心源”而忽视“外师造化”,作品则会成为脱离现实的空想臆造,显得空洞无物,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同。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众多艺术形式之中,无论是绘画、书法、诗歌还是园林艺术等,它体现了中国艺术追求主客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既尊重自然、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表现自我。在当今时代,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意义,提醒着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要平衡好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内心世界的表达,创作出既有深厚内涵又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引导着欣赏者从这两个层面去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深入领略艺术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