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敦煌壁画中的春日序曲

敦煌壁画中的春日序曲

2025-02-27 13:33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千秋长命鸟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一声啼鸟唤春心

宋代诗人韩淲在《山空鸟鸣可喜》一诗中写道:“数叠高山拥画屏,一声啼鸟唤春心。有诗更在斜阳外,归棹绿波烟浪深。”意思是说我抬眼远望几重高山如同画屏般耸立,一声悦耳的鸟鸣声唤醒了我对春天的向往之情。更有诗意的景象是在那斜阳之外,归来的船只定是隐没在那绿波和烟雾深处。而孟浩然的诗句“处处闻啼鸟”就是对生机盎然的春季最真实的描述。在敦煌壁画中所绘制的鸟类大致可以分为传说里的鸟类和自然界的鸟类两种。传说里的鸟类有玄鸟、青鸟、凤鸟、千秋长命鸟等。在莫高窟第249窟壁画中有一幅“千秋长命鸟图”:这种鸟也叫“人面鸟”。画面上一只白蓝相间的千秋长命鸟在虚空流动的星云间展翅飞升,体态丰腴而矫健。在莫高窟第249窟壁画中有一幅“青鸟图”:青鸟的典故出于《山海经》,是用来送达书信、消息的鸟,也可以说是信使。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就写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意思是说我心目中的情人她就住在不远处的蓬莱山,但对我而言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我多么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能殷勤地替我去探望我的情人。壁画上的青鸟类似鸸鹋。它体态可人、脖颈曲线优美、双爪肥硕有力、尾巴颀长、双翅凌空,目光清澈灵动,正欲在虚空流动的星云间展翅飞升。

敦煌壁画中自然界的鸟类众多、情态各异,在壁画中有较为丰富的表达,充满了唐朝诗人王维笔下“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勃勃生机。在莫高窟第158窟壁画中有一幅“衔花的大雁图”:画面上一只嘴衔绿秆白莲花的大雁正在凌空翱翔。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一点被画师描绘得十分逼真,惟妙惟肖。大雁据说会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勇往直前。这只大雁为何会衔花呢?在它的身下是山峦河流,它嘴里衔着的是象征清廉与高洁的莲花,可见这也绝非一只普通的大雁!唐代诗人韦承庆在《南中咏雁诗》中写道:“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意思是说,生在南方的人,即便远隔千里万里,也定会回归南方;就如只要到了春回大地的时节,大雁就会努力向北方飞去一样。在莫高窟第360窟壁画中有一幅“天鹅图”:画面上两只白天鹅站在莲池的小岛上,曲颈挺胸、舒展双翅。画师在绿色的池水上直接以厚重的白粉绘制天鹅形象,它们的外部轮廓清晰、形态优雅,看起来就如两个“剪影”一般,令人惊叹,过目难忘。

在敦煌文献中保存有一篇唐宋时期的韵文,赞美敦煌的春天:“喜逢嘉节,得遇芳春。路听莺啼,花开似锦。林间百鸟,啭弄新声。渌水游鱼,跃鳞腾窜。千般景媚,万种芳菲。蕊绽红娇,百花竞发。”意思是说一年中姹紫嫣红、芳菲朵朵的春季又到来了。条条大路上都能听到黄莺婉转的鸣叫,如锦霞般的花朵开满人间。就连那树林里的百鸟,叫声都欢快欣喜了起来。在碧波荡漾的水中,游鱼穿梭,竞相跃起。这般美好的景致,装点了春天。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