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心——张文佑书法展”展出的作品。 香港中文大学供图
在江浙一带游历的十年间,张文佑靠卖字为生。那也是张文佑进步最快的十年,他在花鸟市场摆档时遇到几位熟客,经常站在他身边看他写字,不吝提点,“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后来机缘巧合,他又拜在张荣庆等书法名家门下。
那些年,一有空闲时间,张文佑就会去新华书店看书,字帖、书法理论、传记等他都看,“书法的提升离不开文化为支撑。”他在爬梳史料时逐渐悟到,技艺之外,书法亦是心法。
一张白纸之于张文佑,如一个白色场域,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领悟、献于书道的功夫、不懈的修行和静气。“艺无止境,无法被设定,它始终跟着人的心境走,一个人的阅历、修养有多深,他的艺术就能够走多远。”张文佑说。
当内心平静安逸时,他就写楷书,因为其淡素儒雅,不激不厉;当“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激昂充斥胸腔,他就以草书遣怀;行书则是在一种怡然自得的闲适中落笔,行云流水间仿佛回到童年的故乡,哼着小调自信漫步于山间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