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李唐:那一场浩荡春日里的相逢

李唐:那一场浩荡春日里的相逢

2025-03-18 11:27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那海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关山行旅图 南宋 萧照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 浅设色 24.2x26.2厘米

如果不是因为南渡,李唐在自己熟稔的画风里,专注在自己的舒适区,将全景式构图的山水画风,太行山系的面貌敦实壮阔地呈现。这是李唐熟悉的北方山水画派的艺术风格。

南渡无疑改变了李唐的画风。这段颠沛流离的行迹,所历河山,对李唐南渡后独创大斧劈皴,以截景式山水画构图,画烟雨波涛,开启水墨写意山水,至为重要。李唐《濠梁秋水图》就是以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古朴的衣着,简练的衣纹,让观者无限趋近那个远古的浓郁的深秋。李唐的笔锋从方到圆,树林繁茂,岩石坚硬,水波柔然,树叶也突然有了妩媚感,山水有了江南的意境,这也是李唐绘画从北宋到南宋之变的重要作品。

画师白发西湖住

李唐初到临安时,靠卖画谋生。“当时临安城雅好的是浮艳华贵的设色花鸟,流行的是江参仿五代巨然的山水画和北宋画僧惠崇等人的小景山水,李唐的墨笔写意山水不为时人赏爱。”(余辉)我们想着那个愁眉苦脸年近八十的白发画师李唐,画了一堆的水墨山水,无人知道这是当年宣和画院待诏。他的画堆置市集一旁也无人问津。

这是冷清的落着尘灰的画摊,曾经的光芒似乎将会永远地黯淡。至少此时,摆地摊卖画,连生计都成了最大的问题。

在冬日湿冷,锅里无米的日子里,李唐感叹“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是曾经的画院待诏的无奈。

幽光远曳,他依然专注他的水墨山水。显然,他做不到多买胭脂画大家喜欢的牡丹花。幸运的是,同晋代左思一样的际遇,左思写成《三都赋》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白发画家李唐也经历了从“早知不入时人眼”到被宋高宗推崇的际遇。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复入画院,为画院待诏,并赐金带。

作为宋徽宗之子,赵构也被称为“天纵多能,书法尤在唐宋帝王上”(元代庄肃《画继补遗》)。在凤凰山上见到南宋摩崖石刻“忠实”,这是宋高宗赵构书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古拙沉厚,线条雍容典雅,分明是深味书法之意。

故宫博物院藏李唐《长夏江寺图》,卷本是青绿山水,尽管色彩脱落严重,依然可见江水壮阔,墨色沉厚滋润。这是李唐南渡后的作品。宋高宗雅爱,在画卷上有鉴赏跋:“李唐可比唐李思训。”艺术上,宋高宗是懂李唐的。唐代宫廷画家李思训开创唐代青绿山水的传统,画史上地位极高,被誉为“大李将军”,唐人称其“国朝山水第一”。宋高宗将李唐与李思训相比,这种欣赏,也堪比宋神宗对郭熙的欣赏。郭熙创下山水画“高远、深远、平远”三远构图法,画史上有“神宗好熙笔”之说。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资讯快报
  • 学术交流
  • 市场透视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