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欧阳中石:在“学”与“练”的张力中寻找书法真谛

欧阳中石:在“学”与“练”的张力中寻找书法真谛

2025-04-07 17:55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孟云飞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欧阳中石此论直指当代书法教育的症结,即重“技”轻“文”的功利化倾向。书法作为“字外功”的集合,需以文史哲素养为根基。欧阳中石在首都师范大学创立书法专业时,便将古典文献学、文字学纳入课程体系,使学生“从《说文解字》中悟结体之理,自唐宋诗文中得章法之气”。欧阳中石倡导的“精临”模式,强调以少数经典字例为切入点,通过“解剖麻雀”式的研习,掌握用笔、结字的内在规律。例如,他指导弟子专攻《兰亭序》中“是”字,通过分析其“横画仰策、竖画弩势”的笔法特征,进而推衍至全帖的审美范式。这种“由点及面”的研习路径,恰似乾嘉学派“考据一学,贵专精不贵博杂”的治学精神。

书法作为“无言的诗”,需以文化认同为精神内核。欧阳中石强调“书品即人品”,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怆笔意与其忠烈气节相勾连,揭示出书法审美与价值伦理的同构性。这种“以人论书”的传统,恰是“学”的终极旨归——通过书法实践体认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在当下,“学”的维度更具现实意义。很多人借助科技手段虽能复现《兰亭序》的笔墨形态,却难以传递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生命感悟。欧阳中石倡导的“学”,实为一种文化自觉:在技术工具理性之外,重建书法的人文价值维度。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