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红墙经典读书会正式启动,开启书香西苑文化之旅。2025年3月28日,花香水绿,春日正浓,北京天雅古玩城十层善品堂国学院内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红墙经典读书会启动仪式暨书香西苑——杨宪金编著图书展示、阅享会”在此隆重举行。
红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先贤的民族精神、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为弘扬、挖掘、传承红墙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书香社会建设,特举办红墙经典读书启动仪式暨“书香西苑”——杨宪金编著图书展示、阅享会。
此次活动由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文化艺术院、善品堂国学院、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北京中海联水墨画艺术院、麒雯斋(北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西苑文化艺术出版社、寰宇胜境(北京)文化交流中心、青年航线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承办,支持单位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北京笃学书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珠海横琴兴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午9点,活动在国际中国书画报社社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张金卫的精彩主持下拉开帷幕。他致辞说,在这充满书香与文化气息的美好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红墙经典读书会”的正式启动,同时也将深入品鉴杨宪金先生编著的系列图书,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香西苑”阅享之旅。
主持人张金卫首先介绍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和文化、出版、艺术界专家学者李殿仁、周留树、王德春、沈凯、杨宪金、张德俊、常 江、夏廷献、王 震、何德益、李培义、蔡诗华、马体忠、思勤高娃等嘉宾。
红墙经典读书会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红墙经典出版人——杨宪金》视频短片(出品:寰宇胜境北京文化交流中心,监制:资深媒体人韩家水),该片包含杨宪金先生及其红墙出版物“图书、挂历、画册”镜头数百个,概括介绍了杨宪金十七岁走入中南海,自一九八四年担任中南海画册编委会主任,一九九二年组建西苑出版社担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至今四十年间的出版生涯。短短四分钟的片子,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杨宪金先生的红墙图书世界。
随后,主持人邀请各界领导、专家致辞祝贺。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
国防大学原副政治委兼纪委书记、教授李殿仁中将;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常 江;
解放军长城出版社原社长、北京崇德堂博物馆馆长李培义;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邓艳;
红墙读书会负责人、西苑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郭秀娜等先后致辞。
接着,红墙经典读书会正式启动。主持人张金卫邀请重要嘉宾李殿仁、常江、张德俊、周留树、王德春、杨宪金上台共同为红墙读书会剪彩。
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嘉宾们共同期待着红墙经典读书会能够成为传播文化、启迪思想的重要平台。
书香西苑——杨宪金编著图书展示、阅享会上,主持人张金卫介绍说,在今天的阅享会上,我们一起分享杨宪金先生40载红墙经典出版生涯和他的独特的红墙人生,将围绕他编著的中南海、伟人、文化艺术及书文系列这四个主题,深入探寻杨宪金先生的红墙经典的创作心路与艺术世界。
杨宪金先生从十七岁走进中南海直至退休,对这片土地充满敬畏与热爱,记录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中南海的四季、人文风貌及文化底蕴。期间,他与众多伟人近距离接触交流,这些经历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他通过文字和书法作品生动描绘了伟人的形象与精神品质。此外,他还编著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系列图书,凭借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我们创作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杨宪金先生的书文是其思想、情感与艺术追求的体现,蕴含深厚内涵与独特审美风格。
他自1984年担任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1992年组建西苑出版社担任首任社长,至今,四十年来,其编著的图书包括《中南海挂历》《中南海珍藏书画集》《毛泽东手书真迹》《家书情思》《诗联致远》《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南海风光》《毛泽东故居藏画》《中南海胜迹图》《读墨悟道》等书籍、画册、挂历二百多部(数百万册),涵盖了中南海文化、伟人故事、文化艺术、书文系列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阅享会上,专家学者们对杨宪金著作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作为杨宪金在中南海的同事,周留树(中央档案馆正局级研究员,中央档案、毛泽东文稿和图书原管理员)和王德春(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毛泽东晚年图书管理员)及数十余位莅会专家、学者依次发言交流,祝贺杨宪金在出版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
蒙古族书画家思勤高娃应邀出席活动,并敬献上精心创作的一幅《马到成功》画作,祝贺活动圆满成功。
画家思勤高娃(左)敬献画作《马到成功》表示祝贺
杨宪金(中)和主持人张金卫(右)接收画作
思勤高娃艺术简介
思勤高娃,女,别名,奥德波勒。蒙古族,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通辽市。著名草原风情画家、书法家,蒙汉一(合)体书法艺术首创人、践行者。现居北京。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魅力画家。全球华人“龙”字榜书大展“金龙奖”获得者。其作品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邮票,向全球发行。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美协会员。中国文联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徐悲鸿画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她秀外慧中,心性慈善,多次书画捐赠国内国际慈善公益活动,曾获纪念毛泽东诞辰、关注国际智障儿童等多项首都大型公益活动“爱心慈善大使”荣誉证书。
思勤高娃早年求学于内蒙古通辽美专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20世纪90年代初,拜著名画家官布为师。2013年考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方向高级研究生班苗再新导师工作室。受教于苗再新、张江舟、霍春阳、李爱国、李翔、李铁生、范扬、李小可、程大利、史国良等当代名家。20世纪90年代初来京,北京专职画家。
思勤高娃是草原上一只用笔墨歌唱的百灵鸟。她用独特的艺术旋律演绎出一幅幅优美动听的音符,激荡在蓝天上,飞旋在草原中,把勤劳善良智慧的蒙古族同胞对生活的激情热爱和生机勃发的内蒙大草原,表现得淋漓尽致。曾为香港回归作《彩车九龙图》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参加了中国美协举办的民族百花奖和第四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牧羊女》、《草原套马》、《万马奔腾》、《女骑手》、《牧马归来》等多幅作品发表于国内外报刊及杂志。诸多作品被马来西亚、蒙古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美国家和港台地区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近年来,作品多次在香港拍卖市场上拍出佳绩。
思勤高娃首创新时代蒙汉一体书法艺术品,同时又是践行者,是传播者,其蒙文笔法大气洒脱、轻灵飞动、苍劲豪放、气势如虹,似万马奔腾,又似龙腾虎妖。评论家评介其蒙汉一体书法艺术作品堪称蒙汉文化大融合的艺术上品,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大餐,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近年来,思勤高娃牢记新时代领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为基”的讲话精神,与草原为家、与自然为源、与骏马为伴。深入生活、扎根牧民,在探索研习草原风情书画艺术的艰难旅途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画捡于心,心澄则志高,身修则神宁,学深则识广,意淡则韵生,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草原骏马独造、蒙汉书法双修的笔墨心源、自成一格的“高娃艺术”之道。纵观思勤高娃书画作品,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具有高度的美学艺术性,是践行新时代领袖文艺思想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