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福瑞·陶伯曼
1983年,以1.248亿美元收购了苏富比后,成为苏富比新主人的陶布曼,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陶布曼看来,“卖艺术品跟卖根啤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人们没必要买根啤,同样也没必要买油画。我们给他们这样一种感觉——这些东西会带给他们更幸福的体会”。
把之前主要服务于艺术品经销商的定位,改成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现代化零售商,不仅为顾客提供资金、保险、存储、艺术教育等服务,同时苏富比还提供渠道,让顾客能够变成收藏家。
他们拍卖美术品、古董、装饰品、珠宝等,一般每年举行春秋两季拍卖,并按成交价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获得利润。此外,也为私人交易充当经纪人和交易商,并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借款人可以用艺术品作抵押进行贷款。
随后几年内,苏富比在纽约、伦敦掀动亚洲艺术品拍卖“热潮”,特别是中国古代陶瓷比重逐年增大,颇受西方藏家青睐。苏富比的“看家”项目——印象派及现代画作,也以令人迥然而叹的价码成交。其中,梵高的《鸢尾花》在1987年于苏富比纽约即以5390万美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