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魏晋时期的文房器用:仲将墨与韦诞笔(组图)

魏晋时期的文房器用:仲将墨与韦诞笔(组图)

2019-08-07 14:24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余丽芳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毛笔与竹管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毛笔与竹管

湖北省荆门市包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毛笔

秦汉制笔在战国笔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后世有称“蒙恬造笔”,晋代崔豹《古今注》记载:“牛亨问曰:自古有书契以来便应有笔,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又问彤管何也?答曰:彤管者赤漆耳。史官载事,故以彤管用赤心记事也。”

由上可知蒙恬因地制宜采用枯木做笔管,用鹿毛为柱,羊毛为披混合制笔,他的披柱制笔法是毛笔制造工艺的重大创新,至今沿用。在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秦笔,笔杆竹制,上端削尖,下端空腔纳笔头。在汉时为方便文官随时记录书写,常把笔插在耳侧,称簪笔,此时毛笔笔杆较长且上端削尖,便于簪戴。汉“白马作”笔即出土于墓主人头部左侧,印证了史书记载在秦汉时期即有的簪笔风俗。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