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618——907)尺寸:通高51厘米,马长46厘米 出土地点:1990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韦贵妃墓 收藏单位:昭陵博物馆
收藏于昭陵博物馆的“骑马胡商俑”把史书记载中唐代东西方经济贸易的交流以直观的形式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胡商俑”的出现,对于研究大唐经济、贸易、对外关系和开放政策都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唐彩绘红陶男骑马胡商俑”,头戴黑色直沿胡帽,内着深红圆领衣,外穿红色小翻领窄袖胡服,领口施粉绿釉,条形包裹于腰间缠绕两圈;下着窄腿裳,足蹬黑尖靴,弯眉竖眼、阔鼻厚唇,双目圆睁、双唇紧闭,双臂弯曲、双手紧握呈控缰状;马剪鬃缚尾,张嘴嘶鸣,黑色鞍鞯,马背驮负红色货囊;人及马均以墨色描绘眉目,使得造形更加生动逼真,富有动感。
“骑马胡商俑”的出现,把史书记载中唐代东西方经济贸易的交流以直观的形式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这件胡商俑腰缠包裹、马驮货囊的造型,仿佛让人们目睹了一千三百多年前各国商人争相来到大唐,往返于“丝路古道”,带动了东西方的文化、文明、贸易的交流和交融,领略了“丝绸之路”上“商旅往来、不绝于道”的繁荣场景,感受到大唐帝国的强大和繁盛。“胡商俑”的出现,对于研究大唐经济、贸易、对外关系和开放政策都提供了形象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