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魏晋南北朝文人的青瓷雅好(组图)

魏晋南北朝文人的青瓷雅好(组图)

2019-08-16 10:03 文章来源:北京画院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公元前5世纪)翼狮形黄金角杯

波斯阿克美尼德王朝

〔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波斯翼狮形日用工艺品的头部造型似乎已经遵循了一种规律:狮头可以在器物中独立出现,但是鹰头必须伴随羊角。这个造型规律对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造型影响颇深,但也有一些变化:青瓷狮形烛台也是狮头造型的翼狮形象,饱满而圆润的臀部仍然传承了苏萨宫墙上翼狮臀部的双弧纹,但翅膀已经平移至腹部正中,与肩部的联系消失了。而此时中国青瓷的主要产区为江南地区,汉族文化对于“鹰”这种动物并不像草原文明一样有着太多的感情,所以波斯翼狮的狮头造型以及腹部的鹰翅因为与中国辟邪的造型特征的一致性而得到了保留,而波斯翼狮中鹰头与羊角结合的头部类型,则被直接以山羊的形式所取代。因此我们看到的一些青瓷羊形烛台,羊的嘴部造型仍然处理得像波斯鹰头羊角形器中的鹰喙,并通过山羊下巴的胡子来延伸这种弧线造型。

辟邪形象在魏晋时期的流行杂糅了汉代以来的神仙信仰与佛教中狮子的威力,体现了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避除邪恶的心态,体现着当时的社会风尚,既是对汉代装饰主题的承袭,也是对波斯翼狮形象的本土化处理。魏晋青瓷上的辟邪造型特征在东晋之后逐渐消失,但是,辟邪这种神兽的形象在随后的南朝石刻艺术中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发展。目前可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江苏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中“辟邪”或称“天禄”的神兽形象,兼具前代的古朴雄奇和南朝石刻精雕细琢的特征。在南朝之后的墓葬制度中,辟邪的形象逐渐被形制更为庞大、类型更加繁多的镇墓兽、神道雕像所取代,辟邪的艺术造型又回归到小型工艺美术品中,在今天最常见的就是人们手里把玩的玉雕小件。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