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古代印玺的年代判断(组图)

古代印玺的年代判断(组图)

2019-08-26 14:28 文章来源:艺术品鉴杂志   作者:罗伯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形制

主要指印体形状、大小、厚薄、钮式等。

历代印玺的印体以方形的居多。总体来看,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印,印面大多为2~3cm见方,很少有超过3cm的。到隋唐时印体变大,印面一般在5cm见方以上,个别大的超过10cm。还有一种方形印并不正方,而是一边稍长一点,这种印主要见于秦代,唐以后也有这种现象,但印体变大了。长条形的印,汉以前也有,但主要是在唐以后,尤其是在宋元明时,关防、条记多用此形式。半通印即正方之半,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跟通关印配合使用,由地位比较地下的地方官吏使用。隋唐以前的通关印基本上是2~3cm见方,隋唐以后达到5cm或更大。为什么印玺的印体会增大呢?主要是有与历代度量衡的单位值发生变化。历史上的单位值,不管是长度、重量都在变化。同为“方寸大”,绝对值却不一样,汉在2cm之间,隋唐以后达到5cm或更大,越往后绝对值越大。古代的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尺多一点。这种变化,乃官府增加赋税所致。古代多以实物如丝帛麻布五谷等纳税,以长度、重量、容积作为计量单位。官府为了多征税,在不改变计量单位的情况下,不断增大绝对值。印台的厚薄也类似这个情况,总的趋势是从薄到厚,秦代的官印印台厚度0.3~0.6cm,汉代0.6~0.9cm,魏晋南北朝时1cm,北朝时多于1cm,后超过2cm,最后达3.4cm。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