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和篆刻的风格亦需注意。总的来说,战国时期用六国古文。秦汉以后,印玺文字均属于小篆系统,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秦印文字一般是刻或凿出来的,笔势转折自然,富于变化。汉初的印文字体可看出明显继承了秦代风格,但印文多系铸出,与秦印至刻凿不同。汉武帝以后,印文字形方正宽博,笔画的转折基本是方形的。东汉的风格接近西汉,但是更显得方正些。到了魏晋,印文就没有汉印这么规整,显得比较松散。隋唐以后白文变成朱文,九叠篆在宋元以后常用。从印文文字来看,最有特征的是历代少数民族建立的证券,例如辽、金、元、西夏等,使用的都是本民族的文字,这跟汉朝的篆文、楷体有很大区别。
特殊标识
印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官名、地名,还有一些特殊的名称。这些官名和地名等在历史上只是用于某一朝代或某一段历史时期,而在其他朝代或历史时期上是没有的。“少内”“私府”,秦汉有,魏晋后无。“郎中户将”,西汉置,东汉废。“宰”,汉及魏晋南北朝诸国、县的长官均称令或长,独新莽改成宰,印文凡称宰者均莽印。“殿中监”,三国时期魏置,晋、宋、齐、梁、陈沿用,此官名年代不早于曹魏。“典书”“典府”,晋始置,因此出现这种官名的印章,最早为晋。历代官制,除了正史里的《职官志》外,《通典》中的《职官》部分集中收录了古代官职沿革,掌握这些对印章的断代有帮助。地名亦是如此。如育黎,西汉东莱郡有育黎,到东汉就没有了,“育黎右尉”印必为西汉印。五原,秦有九原郡,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为五原郡,“五原车令”印不会早于汉武帝时期等,这是地名在断代上的意义。还有一类是特殊符号,最典型的是新莽时期,在印章里出现了五等爵号的公侯伯子男,“男”的用“睦”,女的用“隆”为号。上述在印文中出现的官名、地名、军队编制名称、特殊符号等,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出来的,已经具有了断代的意义,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