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龙泉窑青瓷刻花铺首罐
高35cm 口径16cm 底径1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整体打捞方案是指将沉船船体和船载文物与其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箱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水晶宫”中进行科学的水下考古发掘。
除在中国境内发现大量龙泉青瓷外,考古学家还在世界其他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进行诸多以龙泉青瓷为媒介展开的中外文化交流。其中,琉球王国自明代初年就开始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朝贡关系,并对中国瓷器喜爱有加。在琉球国都城首里城(位于今日本冲绳)出土的1162件陶瓷中,有609件中国青瓷,其中一件外刻“清香美酒”铭文的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颇为引人注目。这件器物不仅说明自身具有盛酒功能,还与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大罐残片标本十分相似。由于大窑枫洞岩窑址被证实曾为宫廷烧造瓷器,所以这件器物同样被推断为典型的明代龙泉官窑产品。巧合的是,在故宫博物院中,也藏有一件书写着“清香美酒”字样的大罐,从器型到纹样,再到书写的文字,几乎完全一致。说明在当时的明朝和琉球,这件器物都是宫廷之内的皇室御用器物。
在法国南方小城阿维尼翁的教皇宫内花园里,考古学家曾发现两片龙泉窑青瓷残片,证实最迟在14世纪下半叶,龙泉窑青瓷已传入欧洲境内。也正是在欧洲这块土地上,龙泉青瓷得到了独有且沿用至今的英文名——Celadon(雪拉同)。当龙泉窑青瓷第一次被运到欧洲时,欧洲人不知如何称呼如此精美的瓷器。当时法国上流社会正流行一出著名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而戏里的男主人公Céladon穿着一件青布长衫,其颜色与龙泉青瓷的釉色极为相近。所以当人们观赏龙泉青瓷时,便纷纷赞叹:“那个瓷器太漂亮了,就跟Céladon的衣服颜色一样。”久而久之,龙泉青瓷就被欧洲人称为Celadon。
龙泉技艺 世界标准
随着海内外市场对龙泉青瓷需求的增加,除中国福建、广州等地大量仿烧龙泉青瓷外,从13世纪开始到20世纪,越南、泰国、缅甸、伊朗、埃及、叙利亚、土耳其、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窑场地纷纷仿烧龙泉青瓷。这些窑场地对于龙泉青瓷的模仿具有两个模式,一种是与本地陶瓷生产技术相结合,把龙泉窑青瓷的造型、装饰元素用于本地陶瓷器物之上,而另一种则是在器物造型、装饰和釉色等方面极力模仿龙泉青瓷。
13至14世纪,埃及、叙利亚、伊朗地区出现采用本地传统釉陶技术,借鉴并融合龙泉窑青瓷的造型、釉色、装饰和装烧等技术因素而烧造的仿龙泉窑青釉陶器。这类釉陶器物,是本地工匠利用不同金属离子的呈色模仿龙泉窑青瓷釉色,将釉施在陶土胎上,在低于1000°C的温度下进行焙烧。这类青釉陶呈色不稳定,胎体厚重,釉面易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