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充满“活性”特质的版画艺术

充满“活性”特质的版画艺术

2011-12-05 09:28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中国现代版画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在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在引进、学习域外文艺样式的前提下,早期的中国现代版画经历了一段学步期,并在蹒跚的模仿中捉摸到了中华民族的深沉脉动,进而勇猛精进,终以“新兴木刻”的意义在世界艺坛树立起了“中国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版画以院校为依托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学术体系的构建上,一方面秉持“新兴木刻”精神,进一步深化现实主义创作观;另一方面响应新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民族化”的创作主张和发展方向。数十年来,两股学术脉络的交互作用,使得浙江版画形成了思想性与艺术性并举的风貌,而赵宗藻先生的版画艺术进而将其内化为了一种灵动而从容的“活性”特质。

这种“活性”反映了他对版画本体语言的驾驭和表现力的拓展。版画艺术以木版的历史最为悠久,普及最广,但其“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呈像方式也最为简单直白,较之其他版种,可资拓展的表现空间似乎不大。然而多年来,赵宗藻先生却与木版艺术“相看两不厌”,屡屡越过前人和旁人的范式,在司空见惯之地觅得别致景致,进而形成一道内蕴悠远、清丽脱俗的景观。以他在青年时期对线条的表现探索为例:最初,他擅用欧洲传统的排线手法铺织丰富的影调;而后,曾倾心于中国传统白描勾勒的单纯和雅致;再及,取法民间,借鉴蜡染印花布斑斓的图地反差效果和构图法则,点画出一派春日景象。他的《婺江边上》、《田间》、《四季春》等作品已成为新中国版画史上反映建国初期特有的时代气质和审美追求的代表性作品,既在思想层面高度契合“情理”,又在表现层面出乎“意料之外”。因此,现今读来依然气息清新,别开生面,足以表现赵宗藻先生对版画艺术表现性的独到见地。他的实践是极具启示和开拓意义的。

这种“活性”映射出他对艺术格调的淬炼和升华。与其说赵先生一贯讲究作品表现形式的美感,不如说他所追求的是透过表象,表达出一份融通于立意、构思和形式间的熨帖之感,并最终达成对特定情境中的典型韵致或情绪的充分表达。这一追求与赵宗藻先生常年研习中国书画密不可分。多年来,他在深化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同时,成功融入了富有思辨意味的东方美学观。因此,他的创作无论是表现时代生活还是寄情抒怀,都氤氲着简约、含蓄的传统审美韵致。这份典雅的韵致即是他的风格、内力和智性,始终贯彻其作品的立意和构思中。

这种“活性”还意味着他对创作信念的恪守。赵宗藻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版画家中的佼佼者,在创作道路上始终以“新兴木刻”精神为先导,将生活视为创作的重要源泉,更把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放在心头,坚持以正面、积极的创作态度记录时代,真挚地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带给人们以真、善、美的启迪和鼓舞。品读他的版画作品,恰如欣赏一首表现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深情而优美的叙事长诗。

浙江版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进程,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样板和缩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赵宗藻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创作生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独特的时代感和富有开拓性的风格是现代中国式版画的新突破。

浙江美术馆致力于浙江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脉络的梳理与研究。赵宗藻先生今秋向浙江美术馆捐赠其版画作品218件和书法作品50件,丰富了浙江美术馆的馆藏,尤其是为完善浙江“两张两赵”版画专题收藏增添了浓墨重彩。今年正值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浙江举办了“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八十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第19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和“重负与重觅——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之路1928——2011”等一系列大型版画活动,同时,又适逢赵宗藻先生80大寿,其中的关联深刻而切近。谨此,特将“八十凝望——赵宗藻艺术回顾展”作为“版画年”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并结集作品出版。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