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学者:中国书画应再倡“骨法用笔”

学者:中国书画应再倡“骨法用笔”

2011-12-20 10:42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当国家经济崛起,奔向“民族复兴”之时,国画发展在文化发展中很重要。是追随西方?还是扬长避短?就国画来说,曾有种种非议。再赘“骨法用笔”,似乎与时代语境不合拍,而且在有些人看来“岂不是太守旧吗?”“骨法用笔”常被称为“笔墨功夫”,这里我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研究心得,说一些感受。

中国绘画“骨法用笔”已延续1500年。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得到了历代美术家和史论家的肯定,被称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一千多年来,六法犹如一把尺子,衡量着中国绘画的优劣,制衡着中国美术的兴衰存亡。我在艺术实践中感悟到,这六法中,“骨法用笔”对画家影响最大。

笔者认为,我们祖先主观将自然界设定为由线条组成,在经历了艰辛的磨砺后,确认了追求蕴含力量骨感的线条长、短、粗、细、曲、折变化来表现作品,总称为“骨法用笔”。如同音乐简谱中常用的基本元素“1234567”,可创作跌宕起伏、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亦可创作委婉缠绵的小调。当然,中国画还追求意在笔先、气韵生动等理念。我以为,立意、用笔、气韵应互为共荣,如同音乐中高、低、长、短音在起作用,如同7个音符一样不能分割。现在有些人把“骨法用笔”丢在一边,片面强调“意在笔先”,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稍一观察就会发现,意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过度宣扬意境只会适得其反,美术毕竟以视觉审视为主。讲“骨法用笔”,并不是复古,而是找回我们的价值标准。

那么中国画为何注重“骨法用笔”呢?本人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所确定的。自然界万事万物凡是生命,力量骨感是它们共同的神态,小草看似柔软,近观叶叶挺拔。一千多年来,历代先贤之所以都认同“骨法用笔”,原因有三:首先是其抓住了自然核心神态特征;其次用柔软的毛笔表现不同质感,方显出东方文化的魅力;其三,毛笔写字虽然每人临写一帖,但各有不同,说明“骨法用笔”也是个人习性表现自然的最佳途径。可以说“骨法用笔”如同音乐“1234567”基本元素一样永不衰老,但是它的变化又是无穷的,这也是我们祖先的高明之处。意境是靠线条来表现的,作品的感染力、技巧、节奏、韵律都同线条的优劣有关。国画产生了两度空间,如远效果整体佳,近效果则笔墨美。线条表现自然,看似主观,其实从宏观上看是科学的,它绵延至今像一座仰之弥高的巨峰,是我们绘画艺术灵魂所在。

“骨法用笔”也是中国绘画功夫的具体体现。法国银行驻沪总裁甘懿就说,我喜欢你们宋元作品。宋元时期就注重“骨法用笔”,《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世博会期间产生了轰动效应,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试想没有“骨法用笔”,如何支撑这栩栩如生的经典之作?中国书法、京剧、曲艺、棋类、工艺、饮食、武术、建筑等均蕴含功夫,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立身之本。没有唱、念、做、打,还叫京剧吗?背不出几十套棋谱,还叫棋坛高手吗?

现在许多人对“骨法用笔”持不同意见,我以为主要由这样几方面因素造成:一抛弃,十年动乱,“骨法用笔”被扫入垃圾箱;二失传,近些年,师者理不直气不壮,学者唯恐避之不及;三功夫,“骨法用笔”得来需要功夫,而功夫需要灵性、悟性、才气方可得,反之抛弃“骨法用笔”,可走捷径,皆大欢喜,但失去的是民族精华。

我要强调的是:“骨法用笔”是中华民族在艺术上的伟大创造,是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艺术规律的宝贵文化财富,我们只有继承这一遗产,才能使中国画的价值以艺术独特性、民族创造性而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