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木梳 湖北荆州高台出土
战国 错金三角纹铜壁插 湖北江陵天星观出土
战国 蟠螭菱纹铜镜 湖北荆州高台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镜制造的第一个高峰期。地处荆南的楚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楚国境内的大冶,是当时铜矿开采冶炼的主要基地。这里拥有丰厚的铜矿和先进的青铜冶造技术,为铜镜的设计和制作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条件。此时出现了图案繁琐华丽、镜体轻盈规整的楚式镜。楚式镜造型轻巧,多为弦纹钮,纹饰线条细腻流畅,主纹衬有精细的地纹,形成多层重叠,尤以独特的山字纹、缜密的羽状纹、灵秀的龙凤纹以及活泼的兽纹最具特点,充分体现了楚文化的玄妙、虚无、神奇和浪漫。楚式镜的工艺主要采用线浮雕和透雕技法,同时镶嵌绿松石、错金银、彩绘等特殊装饰也被广泛地运用于铜镜上,使楚镜纹饰愈发繁缛,色彩绚烂。至汉代,铜镜在沿袭战国晚期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主题纹饰出现了四神纹和规矩纹等新形式,此外还出现了吉祥语或广告用语的铭文。精良的铸造技术、瑰奇繁复的铭文,华丽多姿的图案,让铜镜成为当时流行生活的必需品。此次展出的“对照花容”部分,亮相的战国四山纹铜镜、战国蟠螭菱纹铜镜、战国羽翅纹四兽纹铜镜、西汉双圈铭文铜镜等,均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佳作。
妆奁是古人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产生于战国,流行于汉代,延续至明清,历史悠久。战国秦汉时期,妆奁多为漆器、铜器,名门望族方能享有,用以化妆打扮。此期的妆奁,器型以圆形为主,也有椭圆形与方形。到汉代,漆奁在战国漆奁的基础上传承并创新,其形制、胎体和髹饰都有了巨大的提高。就考古资料来看,妆奁中一般收纳铜镜、梳篦、笄簪、刮刀、假发等梳妆工具,胭脂、唇脂、妆粉、眉黛等化妆用品,以及其他珍贵的小物品。在此次展览“闺中妆奁”部分,就呈现有多件妆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