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祥海(北京画院艺术部主任):我有几点感受。第一点,这么多年来,我从到北京画院开始接手二十世纪大画家蒋兆和先生画集的编辑任务,好多年了,一直在关注蒋先生包括后续的一些活动,确实很有感触,在二十世纪有很多大家,包括北京画院的一些老先生,但是我的一个感觉是,对于蒋兆和先生的研究,包括后续的这些展览的推动,是非常纯粹的,不像有些其他老先生的一些研究,会夹杂着一些其他东西在里面,比如说一些后人带着某种目的性的东西,但是蒋先生的研究没有,可能要感谢马振声,这些蒋先生的学生。确实让我们这些后学能够在真正认识蒋先生的艺术上,起到很好很大的作用。
第二个,我觉得蒋先生最经典的东西,最动人的东西,还是他的《流民图》及反映民生,底层民生苦难的这些作品,之所以把这些作品画的那么动人,其实回望他的人生,会发现他一直是苦难当中的一分子,他一直是感同身受,所以他的作品才那么动人,因为他本身就是苦难中的一个人物。就涉及到艺术创作的本质上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值得我们当代人文画家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第三个,开始的时候听冯章老师说,经常会带着孩子去中国美术馆接受美的熏陶,我就在想,关于美,我们现在创作经常提到的所谓的美和正能量的问题,我觉得在所谓的画面的美和关于心灵震撼与启迪这方面,也值得我们当代画家,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我们在表达一些苦难也好,一种底层的生态也好,包括周思聪先生的《矿工图》,在画面上,在形式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苦难、沉重,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心灵启迪,是一种心灵熏陶,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更有价值的一种正能量,因为它可以激发人在内心深处的一种共鸣性的东西,这些也应该最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