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手稿细节
此稿草拟于范纯仁(范仲淹之子)致作者及其长兄司马旦书札上。据赵前讲解,当时的纸张仍然是一种较为稀缺的资源,司马光本人也尚节俭,就直接将信的内容划掉,在空白处草拟回信。同时,读者细观原稿内容即会发现,有些字会专门缺一笔,是因为要避当时皇帝的名讳。
原稿可见多位历代收藏家的印章和笔迹,从中亦可溯源这一历史珍品的时代传承脉络。清代乾隆、嘉庆、宣统帝皆有印章盖之于上,乾隆帝更是对之喜爱有加,除盖印章外,还亲自题字“司马光通鉴稿”。自宣统后,以赏赐之名,该卷流于民间。
对于这类文物的鉴赏,赵前提到了三个方面。首先是从文物性来看,年代时间构成了文物珍贵价值的必要条件。其次是文献资料性上,以这份残稿为例,短短四百余字就映射出《资治通鉴》的编纂原则与风格,并可与原本互为对照。最后是艺术性方面,该稿同时保留有司马光、范纯仁及多位收藏家的手迹与印章,意义重大。
据悉,国家图书馆还将根据重要历史人物的特殊纪念日期,继续推出“天才的时代”系列活动。明后年,将分别举办张载诞辰一千周年活动和纪念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的活动。国家图书馆将结合馆藏资源,通过国图公开课的形式,将古人留下的思想精神遗产,更好地传递给当今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