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寺石庭 69×110cm 纸本水墨 2018
2016年底在中国美术馆的“工在当代·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是我水图系列作品从纯粹的语言探索,转向文本重构的重要契机。那次展览我有四件作品参展,一件是完全复现宋代绢本绘画图像的《宋人赤壁图》,两件是水墨影像装置作品《江帆楼阁图》和《溪岸图》,还有一件则分解与重建了赵孟頫经典作品《鹊华秋色图》。从这几件作品开始,有些作品中我把古代山水画经典图像中的水纹及形态用我的语言复现,而其他的山石树木屋宇舟人,都用空白代替,我想用这种类似于照相底片一样的图像反转,用完全的视觉陌生化去构建一种全新的意义。我的“对话元四家”系列,即是在此思路下完成的作品。
与此同时,我的伴随古代经典重读而完成的语言探索,让我积累了几十种结构鲜明和性格迥异的水纹水法,并驾轻就熟。这些水法慢慢在我的新语言体系里找到新的意义象征,比如网巾纹的平和,细浪漂漂的散漫,洞庭风细的包容,寒塘清浅的纠结,等等。我可以完全舍却经典文本的视觉图像,满纸都是水纹,却处处暗藏玄机,各怀心事。许多山水画的达观与惆怅,花鸟画的移情,甚至人物画的心机与争斗,都用水纹象征出来。比如我尝试把董源的《潇湘图》分解成五张独立水图并组成手卷。此时我的水法,指向的不只是自然和自我,还有文本纷繁的表面及绚烂的背后。
李小山先生的文章里说,画要生动,应非外非内,非物非心。我希望自己的水图系列作品,就是在构建这样一种“不执着”的意义系统。其实何为水,何为花草树木,何为人世悲喜,又何为艺术旨归?这样的问题既重要又虚幻,我看不到真相,却愿意惊喜于一次次从分解熟悉到创造陌生的发现之旅。人生短暂,有些意义就在于此吧。
牧羽于北京俸伯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