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国传统文人画自明末董其昌高度强调笔墨之后,成为数百年来中国画发展的主流方向,齐白石在注重笔墨表现性效果的同时,通过细致观察与写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象生动地体现在绘画中,并融入民间美术的用色方法,走出了一条斑斓多姿的艺术新天地。吕佩尔茨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理念为基础,在雕塑及绘画作品中进行大胆创新,呈现出激情的、有分量感的、充分表现内在精神的东西,他始终从欧洲文化历史传统的脉络中汲取,使其在当下焕发光彩。他们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符合东西方大方向的文化体系。
由他们的作品展览,使我联想到当下中国画家的展览,总感觉或多或少的雷同,共性的东西越来越多,缺少强烈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自我的艺术语言符号。而且大家对某一新奇的艺术形式会迅速地吸收,疾速地模仿,而没有去深入探究,很快长出许多“艺术豆芽菜”。“豆芽菜”确实挺嫩、挺好,但它是速生的,没有根基,成不了材,长不成树。这些模仿的“艺术豆芽菜”是肤浅的,无法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
不管是新的艺术形式还是艺术经典,都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学习,学习不是一味地模仿,更不是拿来照搬,而是要了解这个艺术家的创作心路历程;如何在强调个性的基础上,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契合国家及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本民族文化的体系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艺术的参天大树,而不是“艺术豆芽菜”。
艺术贵在创新和个性
如何去看一场画展,如何去理解一位艺术家级艺术家的作品,我认为要抛开技法层面,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家的绘画思想,从根源上去解读。就如笔墨纸砚属于中国画的创作工具,我们运用它们掌握了中国画的语言符号,但是创作出来的绘画风貌千姿百态。再如大家都用餐具吃饭,吃的东西也无非就是肉类、蔬菜、水果等等,但是每个人的高矮胖瘦及相貌完全不同,所以要和而不同。展览上呈现给大家的作品和信息是一样的,但大家对其理解、研究、消化和吸收又存在差异。艺术创作者在解读作品时,如何将作品中蕴含的所有能量,消化吸收之后变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风格这是至关重要的。
共性是必须要掌握的符号,个性是自我探索的路径。李可染有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句话也不停地鞭策鼓励我自己。艺术创作中共性的东西是技能,要掌握。“打进去”是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技法,技能要学习,并且要深入地学习;“打出来”是通过共性的东西寻找到契合自我发展的个性。这个需要莫大的勇气,在“打进去”的过程中,很多创作者得到了师长的肯定、市场的认可,取得一点小的成绩就沉迷于此,渐渐迷失了最初的方向,“温水煮青蛙”,以致于流于平庸。“打不出来”永远是模仿者和工匠,“打出来”才可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贵在创新和个性。齐白石和吕佩尔茨他们都不断地挑战未知,不断地颠覆过往。齐白石在中年以后还勇于打破过去原有的艺术形式,进行“衰年变法”。吕佩尔茨的作品从没有固定的程式,通过新的创作将自己的想法用新的表现形式进行呈现。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他们都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不断地质疑、实验、推翻既有的固化体系,不断地给自己创作格局、思路以及形式上变化的机会。
两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经历和作品风格特点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中国青年艺术家对自己所从事的美术创作应该何去何从,这需要我们有一个深入的、理性的思考。通过深入研究艺术家级艺术家的艺术探索之路,来审视自身的创作。在美术创作中要少共性,多个性,时刻不断激励自己创作出具有鲜明风格和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