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从首次走出日本的唐招提寺文物说起:遥想鉴真大唐(组图)

从首次走出日本的唐招提寺文物说起:遥想鉴真大唐(组图)

2019-12-17 11:45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宋琳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东征传绘卷》局部   澎湃新闻  图 

《东征传绘卷》局部 澎湃新闻  图 

正在上博展出的15世纪日本画家所绘《鉴真像》局部  澎湃新闻 图

日本文学大师井上靖,在战后年写过一部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描绘的就是这段前赴后继六次东渡的历程。小说给予鉴真和尚极高的评价,尊他为日本文化的恩人。

“甍”,屋脊之意,寓意鉴真是天平时代日本文化的脊梁。而小说的结尾,很浪漫的将唐招提寺主殿上的鸱尾,描绘为普照和尚收到的意外礼物:也许是曾经一起修习,如今留在异国他乡的僧友对故土的怀恋?作者笔下留了悬念。

公元754年,经过重重磨难到达平城京(奈良古称)的鉴真,立即着手在东大寺大佛殿前开设戒坛,为圣武孝谦两天皇及众多高僧授戒。虽然当时的日本已具备了佛教国家的意识形态,但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当属鉴真大师。天皇赠赐鉴真“大僧都”一职,统领日本所有的僧侣,创立正规的戒律制度。而他的众多弟子也将他的衣钵延续传承。

不久之后,天皇赠赐城西土地建设唐招提寺。这其中原委,据史书记载,是和日本皇室政治派系斗争有关,看得出鉴真在日本的传授之路也非一帆风顺。而唐招提寺,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下产生的。

鉴真和尚自己对唐代建筑、建造及造像工艺十分熟悉,佛教史籍中说他先后十年间曾营造寺院八十余所,造像无数。与他同行的,除了佛门弟子,更有“玉作人、画师、雕檀、刻鏤、铸写、綉师、修文、鐫碑等工手”。这些能工巧匠正是建造唐招提寺和佛像的主要技术力量,而他们所留下的,是日本、乃至世界最为宝贵的唐风建筑和造像遗产。

除了为日本带来盛唐的宗教、建筑和造像技艺,鉴真更将先进的医药、书法、绘画等,一并传播到日本,对日本文化影响十分深远。因此日本人对他很是尊敬,亦将他置于日本文化史中崇高的地位,尊称为“鉴真大和上”。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