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古书画学者原故宫副院长杨新辞世(组图)

古书画学者原故宫副院长杨新辞世(组图)

2020-02-03 18:4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李梅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杨新与薛永年等1992年在美国进行学术交流  薛永年供图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对澎湃新闻说,待疫情过后,故宫将举办杨新先生的追思会,“杨新先生自1965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到去世已经55个年头了,他是在拨乱反正后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研究馆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是徐邦达先生的助手兼弟子,1987年他担任故宫博物院的业务副院长,为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览和对外交流以及学术发展等留下了许多重彩之笔。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之末,杨新先生是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与学术发展的带头人,1992年,他与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张临生女士合作主编了大型图文集《国宝荟萃》,第一次实现了两岸故宫的合璧之作。在世纪之交的10年间里,他带领故宫博物院的业务人员完成了《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六十卷),先后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和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使故宫博物院各种文物的出版量超过了台北故宫,并在出版中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英才。在他患病的前两年,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出版英文版《故宫博物院精品集》(十卷,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年出齐,英文名The Palace Museum‘s Essantial Collections),增强了世界对故宫、对中国的了解。”余辉说,据他的老师薄松年先生说,杨新先生少小聪慧克俭、敏而好学,在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学习时就相当突出,“他从徐邦达先生那里得到了系统化了的真传,广泛运用到书画鉴定中,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他关于扬州八怪、项圣谟、清初四僧和清宫绘画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一批晋唐宋元书画的研究启迪了一两代学人,引起了港台地区和日本、欧美的积极关注。杨新先生学识广博,文史功底深厚扎实,他擅长书法、绘画和诗词等,其美术史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其人一样:平易实在。其著述颇丰,发表学术专著有十多种之多,去年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杨新先生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二十五讲》,今年该社将出版《溪山卧游:杨新论中国书画》。”

据悉,杨新先生主要学术成果有《杨新美术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画家丛书《项圣谟》、《程正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扬州八怪》(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线描人物画》(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文徵明》、《项圣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绘画三千年》(合作,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等。主编有:《龙的艺术》、《国宝荟萃》、《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均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它论文有:《明人图绘中的古物市场》、《文物》、《中国画的得意、写意和会意》(《华学》第三辑)、《八大山人三题》(《文物》1998年第10期)、《四僧小议》(《故宫博物院院刊》等。他对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的重要成果,如对《出师颂》《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罗汉图》等画史上重要作品的重新认识与研究,再如对董源名下引起重大争议的《溪岸图》的重新鉴考、米芾名下《研山铭》的鉴定等等,均为后世重新认识这些煌煌巨迹,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断代意见。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