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语]在这里,我们《人民美术网》向大家介绍的是,由张飙先生创作的《诗书致敬十二章 : 举国同心战疫情》主题性诗书作品网上特展。
这12首诗是张飙先生面对举国上下共战疫情有感而发的古体诗新作,表答了我们为保卫家园而战斗的人们的共同心声。令人振奋的是他将诗作又进行了二度创作,书写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书法作品,使我们在品读诗句的同时欣赏气势雄强,笔墨酣畅的书法佳构。
而这12幅书法作品,更充满着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鼓舞我们战胜困难,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这种纪实性的诗书结合的力作,即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文献性特点,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飙先生是位综合性旳文化学者,这在书画界是鲜见的。首先他是位记者出身的作家,曾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和首届郭沫若文学奖,出版过报告文学集、纪实文学集、小说集等。他还是位诗人,古典文学特别是对古诗词有着较高的修养和创作能力。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几乎每写的一幅书法作品都是一首古诗词的创作,并出版过诗词专集。
在22年的记者生涯中,六次获中国新闻奖、并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但他对书法事业的热爱,构成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人生,曾任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
研习书法,一直贯穿着他的人生历程中,自青年时代到中年,不管工作如何繁忙,他始终是师法唐楷,追慕“二王”,崇尚米芾,遵承法度。并将学习的成果用于创作实践中,形成结字规范、用笔精准、章法有度、气韵生动、含蓄自然的学术特点。
张飙的诗书合壁的作品,就是一位文化学者厚积薄发的内质的外在彰显。
凝重而飘逸,规范而灵动,读他的书法作品,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尤其是饱和中的通透的风貌,标识着传统与创新、时代精神与个人审美取向相结合的美学追求;时尚气息和古典之美相推挽的精神特质,让我们徜徉在这独具匠心营造的艺术天地里。
致敬钟南山院士◎举国同心战疫情(之一)
人民健梦怎能圆?为此钻研解万难。大爱医德昭北斗,优方药略比南山。拦非典,战肺炎,涉险冲关总最先。力聚应急推体系,心融公众建平安。
钟南山院士是改革先锋,获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当年是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做出重大贡献。现在以84岁高龄战斗在最前线,领军抗击冠状病毒肺炎,举震惊世钦佩。我们共同向他致敬!
致敬一线的医护人员◎举国同心战疫情(之二)
争锋疬疫奋冲前,救死挽生心意拳。身战毒魔担巨险,魂萦患众送灵泉。融一己,献病员,伟大原来蕴自然。欲觅人间天使处,白衣飘在“隔离间”。
让我们共同向冒着危险战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致敬战斗在第一线的解放军◎举国同心战疫情(之三)
疫情阻控有雄军,部队出如定海针。组派名医一线赴,攻研药效万方寻。专院建,病患分,治速测精缓众心。巨险重关何可破?井冈延水育忠魂。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解放军是一支“定海神针般的“力量。除夕驰援武汉疫区,军地协作防控疫情,救治科研双轨并行,紧急建设医院,调集大量物资,同时开展战“疫”“武器”科研攻关。由军科等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通过审批,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快速、简便、精准的检测方案。
向子弟兵致敬!
致敬一线采访报道的媒体朋友◎举国同心战疫情(之四)
传媒记者似痴迷,遇难逢灾必立趋。笔伴危情书挚爱,心同民众共呼吸。生存链,病毒谜,细事微节系大局。境险明知甘愿赴,家国使命总相依。
众多媒体记着冒着危险,深入抗疫前线,发来大量实地报道,为了让大众随时了解真实情况,激励人们团结一心、战胜疫情,作了大量工作。
我们向他们致敬!
致敬疫区供电供水供暖系统坚持上班的人们◎举国同心战疫情(之五)
万家闭户隐房间,未可稍停水电源。冒险操劳形影默,英雄或许最平凡。灯长亮,茶长欢,长送温情暖世间。名姓史书虽不记,人民生命却相连。
千家万户不出门的时候,供电供水供暖系统的人们却一定得冒着危险上班,以保证大众的正常生活,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或许没人记得他们,没人想起他们,但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们!
我们向他们致敬!
赞火神山医院快速建成快速使用成为战“疫”主力军◎举国同心战疫情(之六)
九天崛院震山河,决策施工显厚德。先砍传源千路断,再抒体健万情灼。确诊治,疑似隔,神火克金斩冠魔。百种邪妖一剑灭,三军出手尽华佗!
老飙和你共同点赞致敬!
致敬为疫区运送物资的交通人员和疫区坚持工作的公共交通人员◎举国同心战疫情(之七)
轮飞有险自当知,愿选出行已忘私。车载人民生命线,心融大众挚情思。逆风走,冒危驰,战疫方彰壮士姿。最盼剪烛说胜利,笑谈惴惴此心时。
连日来各种急救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疫区,其中交通人员冒险出行,功不可没。同时在疫区坚持上班的公共交通人员,保证了人民的需要,为维护大局稳定做出了贡献。
我们向他们致敬!
致敬战斗在武汉前线的少将科学家陈薇院士◎举国同心战疫情(之八)
拦击非典建奇功,防治埃博铸药成。战疫江城攻冠秘,终突核底最深层。
速度快,测度精,确诊试盒聚爱凝。智慧女神何所愿?人民健梦毕生情。
中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陈薇少将第一批进驻武汉后,很快就带领团队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在确诊医治中起了重大作用。非典期间,她在研制的药物对防范一线医护人员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她在埃博拉病毒、炭疽杆菌等多种病毒的治疗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她还在奥运安保工作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为中国奥运成功举办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次战疫中,这位智慧女神又发挥了重大作用,提高了人民依靠科学战胜病魔的信心。
向陈薇院士致敬!
致敬武汉方舱医院的决策和建设◎举国同心战疫情(之九)
方舱首启解危难,大策频出智慧宽。
体馆展厅学校院,秒成医务救生船。
容“四类”,各空间。全面控收疫病源。制度催生高速度,举国一致破千关!
大规模启用方舱医院,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首次采用的重大举措,对当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截至4日晚,武汉方舱医院已有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11家,接诊床位增至万余张。便于对前期居家观察的“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观察措施,更有利于集中收治、控制传染源。方舱医院的飞速建设,也凸显了我国举一国之力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凸显了全国一盘棋的精神。
老飙和你一起点赞!
致敬缅怀在抗击疫情中牺牲的李文亮医生◎举国同心战疫情(之十)
良心报警最先声,扼腕真知败钝冥。战疫奋身托大爱,一生燃尽化光明。疫情紧,险象重。域外强敌虎视狞。万众凝心夺全胜,方能相慰烈士灵。
李文亮医生最早发声提醒疫情,反被训诫,令人扼腕。国家监委已派专组赴鄂调查,相信会有公正评价。李医生投身防控疫情战斗前线,不幸染病壮烈牺牲,既是实事求是的榜样,又是为人民奋斗毕生的榜样。我们缅怀他,向他致敬!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国外敌对势力频频制造事端。值此国家民族关键时刻,我们唯有万众一心,夺取战疫全胜,方能以慰烈士在天之灵。
致敬牺牲在抗疫前线的人民警察◎举国同心战疫情(之十一)
和平年代有牺牲,控疫前沿亦战争。血染警徽添异彩,魂融华夏护安宁。佳节至,皎月明,摯爱亲人在梦萦。捧起元宵端起酒,泪飞恭敬众英雄。
据报道,已有近10位公安民警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用热血铸就了警徽荣耀。近日,公安部启动战时表彰机制,追授五位民警何建华(50岁)、李弦(37岁)、程建阳(45岁)、尹祖川(47岁)、刘大庆(57岁)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元宵佳节,他们已不能和家人团圆。但他们的英魂永远守护着我们。
致敬战斗在第一线的社区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举国同心战疫情(之十二)
社区居委最基层,抗疫筑墙第一重。登记巡查排乱绪,隔离服务送温情。
部委办,科处厅,繁事沓来只身承。职小却撑华夏鼎,万砖齐聚即长城。
小区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战斗在第一线,是抗疫阻击的第一道防火墙。进小区量体温,叩门登记填表,照顾被隔离的人,上面各个部门到社区的工作,最后都需要他们落实。这些千千万万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是共和国大厦地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向他们致敬!
张飙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直分会会长。军地书画研究院院长,和平世界书画院院长。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
曾举办8次个人主题书法展。
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
现有社会职务: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