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年,“军国之需,尽仰给于东南”,北运的漕粮常常有400万石左右,是元代的好几倍,元朝建的那些粮仓根本不够用。所以,明朝开始在元仓的基础上,在京城和通州大规模增建粮仓,京仓是天子的内仓,通仓是天子的外仓。
明朝京城有7座规模比较大的官仓,因为粮米都是从朝阳门进城,所以这些粮食都集中在东城朝阳门附近,并已形成了完整的布局。北侧的海运仓、北新仓,中部的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南侧的禄米仓,它们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
可以说,设在都城的官仓,一方面供应了皇室、王公、文武百官的俸禄及军队粮饷;另一方面,也用于平抑粮价、放赈或设粥棚救济京城以及附近州县的灾民,以安定民心。因为这些官仓建于天子脚下,自然更多了一层皇家的意味,因而也就有了“皇家粮仓”的尊称。
因为京通粮储关系到京师的食粮供给和社会安危,所以一直受到最高统治集团的重视。他们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并在东城裱褙胡同设立了总督仓场公署,由总督太监、户部尚书或侍郎等专门负责管理粮仓事务。
京通二仓的粮储一直是国家财政状况变化的指示器,比如明代中叶以前,国家财政稳定,京通粮储也充盈;后来国家财政状况逐渐恶化,粮储也日益匮乏;到了明朝末年,京通粮储更是入不敷出,以致无力利用粜米来平抑粮价,也无力赈济受灾饥民。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的统治也是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