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仍旧沿袭元明两代的漕运制度,每年从南方各省征收米、麦、豆等粮食漕运到京城。那个时候卸粮的码头在东城东便门外大通桥附近。
在康熙年间,复浚了护城河,这样运粮船可以沿着内城东侧的护城河,直接水运到东直门、朝阳门一带的南新仓、兴平仓、禄米仓、旧太仓了,大大方便了漕粮的运输。
清代京城规模不断扩大,原先明代的7座官仓又不够用了,因而在清乾隆年间,东城又扩建和增建了万安仓、太平仓、裕丰仓、储济仓、本裕仓和丰益仓六座官仓,所有这些粮仓统称为“京城十三仓”。再加上通州的中、西二座官仓,总共是15仓。可以说,正是这些粮仓把北京城喂养长大的。
清代北京的粮仓是封建社会太仓制度最为成熟的典型,不论在规模上、技术上,还是在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可以说,北京的粮仓是中国最原始的物理性的生态建筑,体现了古人在建造生态建筑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