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静观龟兹壁画中的礼孝之道(组图)

静观龟兹壁画中的礼孝之道(组图)

2020-03-17 13:50 文章来源:龟兹研究院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走进龟兹壁画中的礼孝之道

亿耳得福(局部)  克孜尔第212窟   现藏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盂兰盆”是梵语译音,意为“解救倒悬”。据《盂兰盆经》记载:目连尊者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天眼视察,看到过世的母亲在地狱中被倒悬,皮骨相连,凄惨无比。目连十分伤心,于是以神通之力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其母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不解其母过去造了何种恶业,才有如此结果。于是,目连请佛开示,佛陀随即为目连宣说其母的业力与果报:由于目连的母亲前世常常诽谤佛僧,不信因果正法,贪嗔邪恶,所以今生受此苦报。尽管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孝心感天动地,但是其神通难敌其母之恶业,唯有仗十方僧众威神之力,方能令其母脱离恶道。佛陀指示目连:在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印度雨季期间,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此日是安居结束的日子),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供养众僧。这一天也称为“佛欢喜日”,由于在三个月的安居修行中,很多比丘通过用功修行,道业增上,很多都证得圣果。因此,供养这些众僧,会得到无上福报。以此功德使七世父母和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脱离饿鬼道,生人世或天界受乐。目连尊者听佛说《盂兰盆经》后,欣喜无比。于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目连用盆子装着各种饮食供品,供养十方僧众。目连的母亲也因此而得以脱离饿鬼道的痛苦,生到了天上,享受快乐。这就是《盂兰盆经》的来历。

而深受中国民间喜爱的则是依据《盂兰盆经》所盛行的“盂兰盆节”。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