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拉斐尔:被忽略的艺术智慧(组图)

拉斐尔:被忽略的艺术智慧(组图)

2020-03-18 17:06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林霖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现藏于佛罗伦萨皮蒂宫的《椅中圣母》,可谓拉斐尔圣母题材巅峰之作。在这幅画中,圣母没有被画成高高在上的“神”,而似邻家女孩,安详温柔、优雅端庄。这无疑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2020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大博物馆原本都计划了持续整年的各类特展。然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令一批展览不得不“停摆”,尤其是在拉斐尔的故乡意大利。我们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我们仍然有机会在各大博物馆和拉斐尔的真迹面对面。

对于拉斐尔,不少人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他只会画治愈能量满格的甜美圣母,这样的画具有普遍的感染力,却似丝毫不费力气,甚至略微“浅显”。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却指出,拉斐尔的作品有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纯粹美,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表面上的单纯,其实结晶于深邃的思想、仔细的计划和巨大的艺术智慧。本期“艺术”,让我们走近一个更为丰满的拉斐尔。

后人赞美一位女性的品格时,会说“像拉斐尔的圣母一样”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圣母钟爱有加。而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可以说是古往今来艺术史中最治愈的圣母了,她们不再是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消瘦、痛苦的模样,而是安详、丰腴、恬静、秀美。以至于后人赞美一位女性的品格时,会说:“像拉斐尔的圣母一样”。这源自其艺术所传递出的虔诚信仰之力:拉斐尔的画面有着优雅、平衡的趣味,又不乏微妙的激情——隐忍的激荡,内心的充盈,一切完美得恰到好处。拉斐尔创造了很多宗教艺术的范式,被后来无数的追随者模仿、致敬。

现藏于佛罗伦萨皮蒂宫的《椅中圣母》,可谓拉斐尔圣母题材巅峰之作。“大头照”式的圆形构图颇显神圣光环——人的视觉焦点正是圆形。画面中的圣母占据了中心位置,环抱的婴儿是基督。有意思的是,拉斐尔并没有把圣母画成高高在上的“神”,而让她似邻家女孩,安详温柔、优雅端庄。这无疑是文艺复 兴时代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色彩表达上,衣服以高饱和度的三原色为主,和谐,优美,丰腴,昂扬茁壮。1983年,意大利政府为了庆祝拉斐尔诞辰500周年,把《椅中圣母》复制成邮票发行,以纪念拉斐尔这位成就非凡的艺术巨匠。

再看看现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的《西斯廷圣母》。这同样是拉斐尔“甜美圣母”的代表作。最初《西斯廷圣母》其实是一幅祭坛画,被指定装饰在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西斯廷教堂礼拜堂里。前景的绿色帷幕含有“启示”之意,就像徐徐拉开的舞台帷幕,圣保罗又认为帷幔就是基督的身体。这位“脚踏祥云”而来的甜美圣母在中国人眼中尤其有亲切感,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观音娘娘。下方前景中的两位小天使,是拉斐尔留给后人最大的谜团——它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为什么是趴着画框?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答案虽千头万绪,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小天使已出现在各大艺术品的周边中,甚至也是今天各类艺术自媒体用得最多的头像之一。

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的绘画欣赏方式——提示“主观观看”的重要性

除了卓越的绘画表达和完美的图式,拉斐尔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的绘画欣赏方式——提示“主观观看”的重要性。这一方式在后几个世纪的美学理论中发展出一个专有名词,叫“移情”。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