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笔造万端传千年:毛笔的名称及形制流变(组图)

笔造万端传千年:毛笔的名称及形制流变(组图)

2020-04-21 11:06 文章来源:北京画院公众号  作者:刘洁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自三千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现到今天现代汉字的使用,作为书写和绘画工具的毛笔,在中国汉字文化和传统书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颇能代表中国书画艺术的毛笔,伴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与流传,以及中国画技法的演进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毛笔是文字书写及其艺术形态中最集中的物质呈现。不同载体的文字实物记载、出土和流传的呈现、历代书画家的品评都成为今天我们反观毛笔名称与形制发展演变的视角。

(明) 玳瑁管紫毫笔 管长18.9厘米 直径1.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一、“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毛笔的名称演变和形成比较多元,它的命名并不仅仅与历史时间顺序相关,还与笔的用途、产地、原料、体势、笔工、大小、品质等因素相关,有时称法也比较随意。

《说文》云:“笔,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笔”的本字为“聿”,最早见于甲骨文,文字形象表示的是手抓着由木管和兽毛制作而成的软性书写工具。金文的“笔”字基本继承了甲骨文的这一字形特点,“笔”字从竹从聿。关于“笔”字的字形记载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竹简中也有体现。许慎云:“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可见笔作为书写工具在战国时期由于地域方言的影响,其称谓并不统一。

依照笔的用途命名。毛笔作为书写和绘画工具,其名称与形制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绘画所使用的毛笔有衣纹笔、工笔、勾线笔、面相笔、叶筋笔、圭笔(描笔)、蟹爪笔、担笔、皴笔,等等。比如,在工笔画中,勾线作为基本技法,在描绘衣着纹饰和规整、细致的肌理时便需要使用勾线笔、衣纹笔或者匹配规格的描线笔。叶筋笔和花枝俏在工笔花鸟画中同属较细的笔,但笔锋长度和蓄墨量又有所区别,且每种笔的号码和品质又有差别。因此我们在对毛笔进行命名时,也会采用用途加型号的方式,如小叶筋、5号勾线笔,或者分等次称呼,如一品羊毫、一品衣纹、小兰竹、小精工。毛笔的命名甚至与价格和昂贵程度相关,如湖笔中以百支毛笔的价格论“三十六两上条”“五十两兰蕊”“十五两小花”“三两寸楷”。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