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建筑南部的廊道散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北宫一号遗址虽然位于北宫的东南部,但靠近未央、长乐两宫,且建筑规模较大,应属北宫内重要的大型宫殿建筑群,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龙国表示,经对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的解剖,确认夯土中普遍夹杂西汉早期的建筑材料,推测建筑应建于西汉中期。在建筑院落及地表发现几十枚王莽钱币,说明该建筑一直使用至王莽时期。上述发现与文献记载相符:北宫修建于西汉初期,汉武帝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一直使用至西汉末期。
北宫一号遗址的夯土质量较差,主体建筑的廊道、散水不宽,础石不大,附属建筑地面铺土坯,很少见到其他西汉中晚期宫殿建筑所常用的文字瓦当,这些现象说明北宫一号宫殿建筑的等级较低,这可能与其属于安置被废帝后的宫城地位有关。西汉早期的惠帝皇后张嫣、中晚期的成帝皇后赵飞燕等都被黜寡居于此宫。
此次发掘为认识北宫的营建历史、形制布局、建筑特征与等级、沿革情况以及保存现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