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什么是好的展览(图)

什么是好的展览(图)

2020-05-08 09:20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近年来,艺术界各式各样的展览层出不穷,名目繁多,良莠不齐。冷静观察,会发现热闹纷繁的背后,问题不少。大杂烩拉人头的展览太多,过于讲究场面效果,忽视展出内容本身,背后藏有其他目的的展览太多。

我们不缺展览,缺的是能提出问题的展览,真正有学术定位的展览,缺的是没有企图的展览。作为学术展,要有对问题的追问,对艺术现象的批判力;作为艺术家个展,就要拿出还不错的作品,努力提高好作品的比例。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全国多地的艺术机构陆续恢复开放,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可看好看的展览!

好的展览没有企图

近期在切尔西画廊街看了琼-米歇尔的个展,颇为触动。琼-米歇尔、图伊曼斯在近六十年抽象表现主义高峰上又把西方绘画推进了一步,非常了不起。大卫·霍克尼们还是观念类绘画,有点像以前的卢梭和达利,有点意思但不耐看。

2019年在上海最为繁忙的展览季,展览的密度并没有被艺术市场的不景气而逼仄。在几个画友工作室聊天,其中一位一年大约要参加20几个联展,我说你自己不觉得劳累,看的人已经审美疲劳了。频繁参加展览的艺术家肯定会失去思考和创作的时间,就那么几幅作品到处展混脸熟,满足于刷存在感。名利有所斩获,状态已非探知艺术本质的状态了。

还有一些打着批判家旗号的策展,捞取的是学术的钱,其实哪有什么学术?真有学术的艺术家是耻于与他们为伍的。

我发现,这两年的艺术家作品和展览的质量在倒退,对布展、对环境的要求还没有20年前高。大约20年前,上海有一帮生猛的人搞绘画探索,如今难以为继,大多人退步了。整个圈子是退步的,而感觉不到这种退步才会希望渺茫。

大杂烩拉人头的展览太多,背后藏有其他目的的展览和活动太多。我们不缺展览,缺的是能提出问题的展览,缺的是真正有学术定位的展览,缺的是没有企图的展览。

好的作品、好的展览都是不该有企图的。在前不久纽约郊外的比肯小镇,会更能感受到展览和作品本身的巨大能量,以及一些距离和希望。这是我看了迪亚比肯基金会博物馆之后的感受。

从纽约中央火车站到比肯小镇大约是一个半小时的火车,沿途的景致淡然而无奇,直至进入依旧是厂房改建的这个美术馆。

沈忱在两年前多次竭力推荐这个极简主义美术馆,他说国内艺术圈去看的人凤毛麟角,有的就是去了来电的也没几个,他定居纽约25年,几乎每年要去四五次,每次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起初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见识过很多,这世上哪有如此接近于神圣的艺术展览?进入美术馆后,便觉得沈兄所言非虚,本来计划看半天的展花了一天还是不愿离去。我向来对绘画性内蕴深厚的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孤注的实践,对极简主义本来关注不多,兴趣也不是很大。比肯小镇之行,已然颠覆了原本的认知。

博伊斯 多情的巴西 油毡装置

迪亚基金会建构的收藏体系蔚为壮观,28位艺术家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物质化”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的600多件作品在这座始建于1929年的工厂建筑里熠熠生辉。2003年美术馆改建以来,它已经让比肯小镇名闻遐迩,成为极简艺术和大地艺术的大本营。反观日韩的所谓“物派”艺术,在气局上是羸弱的。

影响深刻的作品如下:博伊斯的《多情的巴西》油毡装置,安迪·沃霍尔108幅光影抽象,罗伯特·艾文的《向立方致敬》,迈克尔·海泽的几何大型土方工程,约翰·张伯伦的挤压的汽车雕塑,以及影响广泛的布灵奇·巴勒莫《时代的一天》系列作品。

希望国内多一些纯粹的不带任何杂念和企图的艺术家、收藏家、美术馆、展览。

个展,得努力提高好作品比例

学画教画多年,不能免俗我也开始办展览出画册了。这种向公众展示自己未必成熟的艺术探索,自然得接受业界的检视、批评和建议,其实也挺冒险。

在简短的开幕式上,我说:“大家可能认为我是一个纯粹与文字打交道的这么一个人,朋友圈我也只向很少的朋友展示已发表的文字,而画作几乎不发。虽然自己一直教画画也在搞创作,画了这么多年也想给大家展示一下,但依然需要勇气。现在办展览了,大家可能担心我画得不好。现在,大家可以放心了,因为——我真的画得不好。我一直认为,办展其实是一个丢脸的过程,即便自己还算满意其实也并不怎样的作品,就这样通过展厅平台传播出去了。不过,如果能够收到业界的批评反馈,能够提升未来的创作水平,那展览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也就功莫大焉……”

冷暖自知的首次个展

我的首次个展为双个展形式,名称为“蹊径&笔墨:刘松、范美俊2018年山水画双个展”。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商业赞助的展览,在文化资讯过剩的当下即便赔钱也赚不了吆喝,但非常渴望通过展览与大家交流以提高今后的创作水平,当然,这也是一种私心。既然要办展,就有一堆事,如程序安排、作品遴选、画册印制、场所选择、开幕准备……。我邀请了一些朋友,但确实没能力邀请到领导和明星。尽管现在自媒体很是发达,但我也有所敬畏,展览消息也不敢乱发即使是大学同学。

本来,自己的展览就不应自作判断了,因为已自动失去评判资格。因为是初次个展,这里还是抛砖引玉谈点感受。近20来年,我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史论研究与批评写作方面。有一种观点挺讽刺,认为画得不好才搞理论。也不知道,要画得多好——才不去搞理论?近些年我与文字打交道较多,现在开始展示画,是不是理论没搞好,又才去画画呢?其实,技道双修并不矛盾,也无需极端。而现在的理论研究,似乎更为不易,体制内的“成果”认定往往只认高级别的,如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课题,再如ABC级的核心刊物,即便是业界影响较大的专业报刊,如果不是核心也算不上什么成果,专着、教材也有渐渐不被认定的趋势。这些实际障碍,会让不少研究者无路可走,因为高级别的刊物与课题,很多东西已超出研究及水平本身。对我来说,有点感受码点字,没感受画几笔,也挺好。

为何要办展?首先,我和刘松有20余年的友谊;再是,我有几百张山水画,多少有一些能看;另外,两人的画也各有特点,他喜墨,我好色。本来,我们共挑选约80幅作品,但发现展厅还挺大,增加到146幅才勉强装满。我们没太多社会交际,但有幸邀请到美术批评家林木,以及中青年学者李明、陈明刚。林先生饶有兴致也充满激情地对每张作品当着大家进行了犀利点评,对构图、气韵、意境与笔墨色线皆好的作品肯定有加,但对笔墨不好、没体现中国画特点、线质不好或受视角限制有严重“写生病”的画,也作直截了当的批评。十多年前,刘松曾深入藏区色达的荒郊野岭写生,晚上前不挨村后不挨店,怕有野兽不敢睡地上,就把自己绑在树上囫囵睡上一夜,第二天再接着画。这事让林先生很感动,但他还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其写生之病,比如《嵩阳书院古柏》一画,大概受西画训练的影响,整体感也还不错,但并未用有中国画特质的线条、皴擦写出古柏经历千百年沧桑的质感,因仅是整体描绘,而几乎没看头。在点评《古羌人家》的时候,他指出这样一个数百年的古寨在画中的位置偏小,就等同于一般民居了,如果是他来画就会突出建筑,他认为女画家赵建华的系列碉楼就不错,并让其坚持下去。但林先生非常肯定其写生作品《龙华古镇老街》,认为对线的提纯、祠堂马头山墙砖块的沧桑感、用笔的水墨淋漓与虚实得当等的表现皆好,视觉效果也不错。他又提到刚才的那幅古羌寨,问道:为何不这样画呢?

我熟悉美术史,或多或少想画一些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但异常困难。题材上,我选择了大海与椰子树、名山大川的边角、山间寒树等几类,多作局部描写,与现实生活有关但也不太复杂,既没有因心造景的虚假,也不是逸笔草草的笔墨游戏。我想把以书入画的传统笔墨实践运用到实景山水并在颜色上拓展,但相当不易,比如颜色过艳就类似自然照片了。林先生点评我的画,直言不讳地说感觉耳目一新、没套路,海景山水与松树出针法,全中国也恐怕就我敢这样画,如画得好,可能会获奖。但——画得不好呢?他提醒我,有突破勇气固然好,但某些边界也要坚守,如《洱海阳光》那张画虽是阳光灿烂,但可能受制于实景写生,就感觉太过真实。我坦言,这张作品是用拍摄的一组照片处理的。他还指出我的几张画效果不理想,我如实相告,这是九块九一刀而且包邮的四尺四开小草稿。我有一个毛病,草稿不舍得扔掉而尽可能画完,而宣纸上只能做加法,有时就画过了。加之纸张本来就差,视觉效果自然就不会太理想。因个展带有小总结性质,我也特地放了几幅临仿张大千、溥儒的作品,在题款和标签上也注明了。如果只是临摹古人,又会是啥情况?林先生认为:“这容易陷入一种套路化与程式化的毛病,而大自然没有套路。因此,要协调写生与临摹的关系,需要有认识和技法思考。不临摹,不可能有大成就,徐悲鸿为显示他不人云亦云,说他就不临《芥子园画谱》。其实,他也临,不过临摹的是《点石斋画报》。”

希望业界对批评多一些包容

研讨会上,林木先生中肯地提出:要办展览,就要拿还不错的作品,差的就尽量不拿,即李可染所谓的“废画三千”。显然,我是不太清楚哪些是特别差的,而批评的介入就非常有价值了。他还提出:个展,要努力提高好作品的比例。这次展览有好作品,但比例不高,下次如果能够提高到60%,就相当不错了。

如今展览标配的研讨会,大多沦为表扬会,批评也整体不景气甚至被怀疑。不过,还是希望业界对批评多一些包容,因为这对艺术有着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尽是一些研讨会没有问题意识,全是套话空话废话,甚至虚伪到一办展就“圆满成功”,这样的“皆大欢喜”无论对画家、批评家,还是对艺界而言,并无实际贡献。

我的首次个展可谓冷暖自知,我尊重那些对画展没兴趣更不会点赞的朋友,问题最应该在画里找。批评无论是不阴不阳,还是直截了当,均值得尊重,对办展者来说会多少有所教益。展览虽过去这么久了,但林木先生的批评犹在耳边,因此也就有了这篇文字,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展览的气场

书画展览的开幕,曾几何时如同商场的开业一般,鲜花簇拥,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带有一股商业气息。近年来,有些展馆以显示屏字幕代替拱门、横幅,没了鞭炮声声的喧嚣与扰民,亲朋盛情依旧。

有人说,现在展览的开幕式也就是闭幕式。这说的是人气,开幕时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其他时间则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说到书画展开幕式,不得不联想到读报时,看到某晚报首页的整版广告:“本次活动旨在文化交流宣传,请大家不要带礼品、礼金和花篮,能来参加就是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请大家尊重本人意愿。”能够让展览取得成功,主办者在名人书画收藏展展前,登报广而告之,恳请亲朋好友“不要带礼品、礼金和花篮”,此举,免得朋友们去买笔墨纸砚,订购鲜花,给大家增添没必要的负担,“能来参加就是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书画家办个展,朋友们献一篮鲜花,习以为常,无可厚非。也有不按常理来的,与礼品、金钱挂上钩。

记得前些年一位即将退居二线的领导,办个人书法展,把同事朋友请了个遍,该发请帖的发请帖,该打电话邀请的打电话邀请,开幕式那天,人来人往,人头攒动。最起眼的是展厅门前设有礼簿,碍于面子,大家不情愿地掏腰包,搭上人情份子。为了掩人耳目,书法家还得还礼,礼品自然而然就是书法作品了,每一个上礼的来宾,都有一件装裱好的四尺对开条幅来答谢。有些人随个礼金,展览也不看,转身就走,也有拿上“礼品”转上一圈离开的。有一位来宾,拿上“礼品”出了展厅,碰见一熟人曰:“给,拿去玩儿。”对方回答道:“你忘了,他是我曾经的领导,我去‘领’,等等我,拿上一起送乡下的亲戚。”对方还算说了一句善解人意的话,比起出了展厅,把条幅扔进街边垃圾桶的那些人好很多,还知道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对于一个展览来说,“能来参加就是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鲜花,作为装饰品,能够烘托展馆气氛,净化空气,给人以温馨、清新之感,虽有生命,毕竟是昙花一现;礼品、礼金,则使展览变调,甚至已入歧途。只有活生生的人去了,有呼吸,有争鸣,展览才有气场,办展览的目的不就是让人去欣赏品评作品的吗?没有人去观赏,展览意义何在?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